[发明专利]速溶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3150.6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王凤忠;王东晖;范蓓;幸岑璨;杨颖;李淑英;张丽静;方芳;江均平;夏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溶 保健 豆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速溶保健豆浆粉,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大豆10‑20份、黄花菜1‑2份和白砂糖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速溶保健豆浆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上述重量份的大豆制成豆浆液;B、将上述重量份的黄花菜经过两次煎煮过滤,并将滤液合并,得黄花菜提取液;C、将豆浆液、黄花菜提取液与上述重量份的白砂糖混匀,经加热处理后喷雾干燥即得速溶保健豆浆粉。本发明制备的速溶保健豆浆粉具有抗抑郁、改善睡眠和下奶的功效,且携带和储存方便,速溶性好,食用品质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豆浆粉是指大豆通过烘干脱皮去芽、精细研磨、排渣、脱腥、灭酶等步骤后制成的粉状即溶速食饮品,因健康营养、方便快捷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豆浆粉出现了多种配方,赋予更多的营养和功能元素,如申请号为CN10370435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聚木糖生姜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CN10371929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女性通便养颜用低聚木糖玫瑰豆浆粉;申请号为CN103504015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苹果花美白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CN103504012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糖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CN103504014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压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CN10350401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益智明目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等等。豆浆粉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饮品,同时也是功能性食品的良好载体。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豆浆粉为了提高产品的速溶性,大多通过繁琐的脱皮、精磨以及过滤排渣工艺,对大豆的营养损失较大,再或者添加分散剂等添加剂,虽然提高了产品的速溶性,但却降低了豆浆粉复水后的口感和风味。
黄花菜,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忘忧草、金针菜、柠檬萱草、黄花萱草等,花蕾可食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抗抑郁、改善睡眠、下奶等多种功能,但是黄花菜食用方法较为单一,一般都用于加工特定的菜品,由于许多人不是很喜欢黄花菜的味道,以至于餐桌上黄花菜出现的相对较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轻度抑郁、睡眠障碍成为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营养安全的功能性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因此,研发一种具有抗抑郁、改善睡眠、下奶的速溶保健豆浆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速溶保健豆浆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速溶保健豆浆粉的方法简单、生产设备要不高,无粉碎工艺造成的粉尘污染问题,制备的豆浆粉具有速溶性好、口感和滋味好的优点,还具有改善睡眠、促进产后下奶以及改善抑郁的功效。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速溶保健豆浆粉,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大豆10-20份、黄花菜1-2份和白砂糖0.5-1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速溶保健豆浆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上述重量份的大豆制成豆浆液;
B、将上述重量份的黄花菜经过两次煎煮过滤,并将滤液合并,得黄花菜提取液;
C、将豆浆液、黄花菜提取液与上述重量份的白砂糖混匀,经加热处理后喷雾干燥即得速溶保健豆浆粉。
优选的是,所述的速溶保健豆浆粉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大豆制成豆浆液的具体过程为:
A1、将大豆清洗后进行发芽处理至芽长为2-5mm,然后置于含有质量分数为0.5%的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30min,取出置于沸水中煮沸8-10min,然后立即放入速冻室速冻12h,然后取出与60-70℃的热水按照重量比为1:10混合浸泡1h,再磨浆过滤得大豆滤液和豆渣,备用;
A2、将豆渣均匀装于高度低于5cm的开口容器中,用保鲜膜密封开口容器,然后置于4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h,取出后撕下保鲜膜,用直径为1mm的木条在豆渣表面扎出多个深度为2-4cm的孔洞,然后在豆渣表面接种其重量的0.5%的纳豆菌,置于38-40℃下发酵6-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城市内涝下水道井盖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中的防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