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光电检测装置、传感器及智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0286.0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致尧;杨旺旺;刘畅;段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11545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杰;兰淑铎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发射器 隔离件 光电检测装置 光接收器 准确度 被测对象 生理指标 生物指标 智能设备 传感器 申请 阻隔 检测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检测装置、一种传感器及一种智能设备,其中,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之间的用于阻隔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直接射向光接收器的隔离件;其中,所述光发射器位于靠近所述隔离件处,以使所述光发射器到所述隔离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隔离件高度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光电检测装置检测确定被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或生理指标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检测装置、一种传感器及一种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光电检测装置是光电元件利用光照变化可引起电参数变化的性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构成的检测装置。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则进一步利用光反射原理,将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到被测对象上,经由被测对象反射后再投射到光电接收元件,如光电检测器上,从而实现被测对象的检测。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电检测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智能设备中,以实现对被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或生理指标的测量。例如,在光学上获得人体器官对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的容积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的心率。因来自心脏的每个心动周期的压力脉冲会引起血液的容积变化,该容积变化会影响皮肤内的光吸收的变化,当皮肤被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照射,通过光电检测装置对反射回来的光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处理即可实现人体的心率检测。
但是,在光电检测装置的光源发射的光中,部分光会在皮肤中走浅层路径,即仅经过表皮层和真皮层,不经过皮下血管部分;而另外部分的光走深层路径,即经过皮下血管部分。其中,走浅层路径的光从被测对象反射后携带的有效信息很少,而无用信息较多,从而影响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检测确定被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或生理指标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检测装置、一种传感器及一种智能设备,以提高反射式光电检测装置检测确定被测对象的生物指标或生理指标的准确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设置于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之间的用于阻隔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直接射向光接收器的隔离件;其中,所述光发射器位于靠近所述隔离件处,以使所述光发射器到所述隔离件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隔离件高度之间的比值小于或等于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朝向所述光发射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层。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朝向光发射器侧呈内凹状。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的横截面为梯形,其中,所述隔离件靠近所述光发射器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所述光发射器一侧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隔离件为不透光挡骨,和/或,所述隔离件朝向所述光发射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光线的吸光层。
可选地,所述光电检测装置中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光发射器的上方的用于引导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射向被测对象的第一导光组件。
可选地,所述光电检测装置中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光接收器的上方的用于引导从被测对象反射的光射向所述光接收器的第二导光组件。
可选地,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均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光发射器、所述光接收器、所述隔离件及所述基板均位于金属壳体中;所述隔离件将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基板围成的空间分为两个腔体,所述光发射器位于其中一个腔体中,所述光接收器位于另一个腔体中;所述光发射器所在腔体的底面积小于所述光接收器所在腔体的底面积。
可选地,所述光发射器位于所述两个腔体中的左侧腔体,所述光发射器到所述隔离件的距离小于所述隔离件到所述金属壳体的左侧壳体的距离的一半。
可选地,所述光发射器到所述隔离件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2毫米。
可选地,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基板的接地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0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签字笔
- 下一篇: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