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于槽中的天线和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7714.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景宏;赖建伯;陈如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5K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佘鹏;王玮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于 中的 天线 连接器 | ||
示例性设备包括导电壳体。该导电壳体具有包含介电材料的槽。天线包括设置在该槽内的谐振元件。第一连接器被设置在该槽内。第二连接器被设置在该槽内。该天线的谐振元件位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已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些设备通常配备有无线通信功能。设备中的天线是用于促进与无线网络的通信的组成部分。传送的数据量以及无线连接的距离和覆盖范围取决于天线的尺寸、类型和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天线的示例性设备的简化示意图。
图2描绘了具有天线的示例性设备的简化示意图的顶视图。
图3是具有第一连接器、谐振元件和第二连接器的设备中的槽的视图。
图4示出了在计算机设备的盖中具有天线的布置结构的计算机设备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在计算机设备的基座中具有示例性天线设计的计算机设备的透视图。
图6是在计算机设备的基座中的各个位置具有多个天线的计算机设备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通常是紧凑的,并且可能具有有限的用于天线的空间。天线通常位于盖的显示元件附近或铰链区域中。由于金属可能会干扰、妨碍或屏蔽天线信号,因此可能难以将天线定位在金属表面中,例如便携式计算机的基座中。当天线被安装在金属表面的内部时,可能难以发送或接收信号,并且信号辐射可能会对其他元件造成电子干扰。
例如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的设备具有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该设备具有带有槽的导电壳体。该天线包括设置在该槽中的谐振元件。例如数据总线连接器、音频连接器、视频连接器、媒体连接器、数据连接器、网络连接器或电源插孔连接器之类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也被设置在该槽中,并且该谐振元件处于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通过这样做,利用了计算机设备的现有外形(form factor),并且设备的美观性可不受添加附加的孔或槽影响。天线可被定位在其原本无法处于的位置,这可有效地利用拥挤环境中的可用空间。而且,附加的天线也可供使用。可实现用于无线通信的增加的带宽或范围。
图1是具有天线106的示例性设备100的简化示意图。设备100可以是电子设备或计算机设备的一部分,所述计算机设备例如笔记本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设备100包括导电壳体102。导电壳体102的一部分或整个导电壳体102可由金属材料构成,所述金属材料例如铝、钢、镁、钛或它们的组合。通过提供耐刮擦的表面,该金属材料可使得能够实现轻量化的设计,以实现简单且方便的便携性,同时优于非金属材料具有提高的耐用性。导电壳体102具有槽104,其可以是多个槽中的单个槽。槽104为天线106提供谐振区域。天线106可自由地发送和接收未被导电壳体102阻挡的射频信号,并且可以是单频带或双频带天线。设备100可将来自天线106的结构与其他类型的天线合并,以形成混合天线。
槽104可包含非导电的绝缘或介电材料,例如复合材料、玻璃、瓷、陶瓷、环氧树脂或空气。该介电材料可沉积在槽104的表面。其可减少天线106暴露于由设备100中的其他电路或天线产生的电磁干扰。
导电壳体102内的天线106包括设置在槽104内的谐振元件108。第一连接器110被设置在槽104内。第二连接器112被设置在槽104内。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二连接器11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连接器。例如,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二连接器112可以是:数据总线连接器,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音频连接器,例如耳机连接器或数字光纤音频连接器;视频连接器,例如VGA连接器、DVI监视器连接器或S-video连接器;媒体连接器,例如RCA连接器、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或显示端口连接器;数据连接器,例如火线(IEEE 1394)连接器或ESATA连接器;网络连接器,例如电话连接器或以太网连接器;或者电源插孔连接器。天线106的谐振元件108位于第一连接器110和第二连接器1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