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动力学的治疗用光照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2288.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明理;益田秀之;木村诚;井口胜次;森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市立大学;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玉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照射面 光照射装置 光动力学 光源部 波长 出射 治疗 峰值波长 柔性基板 照射波长 均匀性 荧光板 照射光 分光 照度 转换 配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被照射面照射波长区域相互不同的两个光的光动力学的治疗用光照射装置中,提供一种即使被照射面具有凹凸、也能够以均匀的照度对被照射面照射光、并且在被照射面整体上获得均匀性高的分光分布的光动力学的治疗用光照射装置。本发明的光动力学的治疗用光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部,在柔性基板上配置有出射在波长400nm以上420nm以下的范围具有峰值波长的第一光的一个以上的LED元件;以及荧光板,使来自所述光源部的第一光中的一部分透过,并且将另一部分转换为波长500nm以上520nm以下的第二光并出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动力学的治疗用光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了光的治疗法之一已知有光动力学的治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以下,也称作“PDT”。)。PDT是如下治疗法:利用对于生物体内的病变部(病变异常组织)具有亲和性的光敏性物质的性质,具体而言是利用异常地积蓄在病变部的性质,对生物体内投入光敏性物质或者光敏性物质的先驱物质之后,对光敏性物质(包括在生物体内由光敏性物质的先驱物质合成的光敏性物质)照射光(可见光线),使用在组织内生成的活性氧物种,仅对病变异常组织选择性地破坏。这种PDT正作为低侵害治疗法而被期待。而且,近年来,在皮肤科领域中,PDT在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派杰氏病以及基底细胞癌等肿瘤性病变、重度的寻常痤疮、皮脂腺增生、以及顽固性疣等的治疗中正被广泛地使用。
在用于实施这种PDT的光动力学的治疗用光照射装置(以下,也称作“PDT用光照射装置”。)中,使用了波长600~700nm的激光源、氙气灯、金属卤化灯等灯光源。
而且,近年来,作为光源,取代激光源、灯光源而提出有使用了LED元件的PDT用光照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PDT用光照射装置中,设有在波长400~420nm具有峰值波长的第一LED元件以及在波长500~520nm具有峰值波长的第二LED元件交替地排列成格子状而成的光源部。而且,通过对于同一照射部位,使第一LED元件以及第二LED元件一起点亮,从而照射来自第一LED元件的光与来自第二LED元件的光。
根据这种PDT装置,与单独照射来自第一LED元件的光以及来自第二LED元件的光的各个的情况相比,治疗所需的照射量(累计光量)变少,能够实现治疗所需的照射时间的缩短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4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PDT用光照射装置中,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
(1)众所周知,皮肤疾病由于暴露于日光的关系,经常发生在面部、颈部。而且,面部例如鼻部、颊部的表面具有凹凸而并非平面的形状。
另一方面,在如上述的PDT用光照射装置那样配置了多个LED元件的构成中,为了实现被照射面上的照度分布的均匀化,作为LED元件使用了光的发散角大(例如发散全角为135°)的元件。然而,在发散角大的LED元件中,照度对于照射距离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在患部如鼻部、颊部那样具有凹凸时,凹部表面的照度相比于凸部表面的照度相当低,结果会产生所谓的治疗不均。另外,在使用了光的扩散角小的(例如扩散全角为30°)的LED元件的情况下,照度对于照射距离的依赖性变小,但被照射面上的照度分布的均匀性较低,因此作为其结果,产生治疗不均。
(2)在上述的PDT用光照射装置中,由于第一LED元件以及第二LED元件交替地排列,因此在PDT用光照射装置接近被照射面地配置的情况下,在被照射面上产生来自第一LED元件的光的照度大的区域、来自第二LED元件的光的照度大的区域。因而,在被照射面上,分光分布的均匀性变低。另外,在PDT用光照射装置大幅远离被照射面地配置的情况下,被照射面上的照度变低,因此为了进行足够的治疗,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市立大学;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公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市立大学;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2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