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调光构件的制造方法、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6882.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2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裕介;二岛悟;石井宪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调光 构件 制造 方法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向层与珠状间隔物的固定力较强的调光构件及调光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调光构件(1)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层叠体(12),其包含基材(21A)及取向层(23A);第2层叠体(13),其包含基材(21B)及取向层(23B),并相对于上述第1层叠体(12)而被配置为使彼此的取向层相对;液晶层(14),其被配置在上述第1层叠体(12)与上述第2层叠体(13)之间,且取向通过被设置于上述第1层叠体(12)及上述第2层叠体(13)中的至少一者的电极的驱动来控制;以及多个珠状间隔物(24),其被配置在上述液晶层内;在上述第1层叠体(12)的取向层(23A)及上述第2层叠体(13)的取向层(23B)中的至少一者的取向层,形成有向上述液晶层(14)侧凸出的多个凸部(30),上述珠状间隔物(24)的至少一部分被保持于上述凸部(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光构件、调光构件的制造方法、调光体、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例如粘贴在窗上来控制外来光的透射的调光构件(专利文献1、2)的相关措施。在这样的调光构件中,存在一种利用了液晶的调光构件。利用了液晶的调光构件通过由制作有透明电极的2张透明基材来夹持液晶,并对透明电极间施加电压,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以控制外来光的透射率。
关于这种调光构件,在透明基材间设置有间隔物,并利用该间隔物来将液晶层保持为所期望的厚度。
在此,存在使用珠状间隔物来作为间隔物的情况。关于珠状间隔物,一般而言,将珠状物散布在形成有取向层的透明基材的表面,再将密封材料形成在周围后,进行贴合并真空注入液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3-473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8-1842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透明基材为玻璃基材的情况下,因为在珠状间隔物被夹在透明基材间的状态下注入液晶,所以珠状间隔物难以移动。
但是,在贴合透明基材前滴下液晶的方式的情况下,当珠状间隔物相对于基材的密接力较弱时,会存在珠状间隔物因液晶的流动而移动的情况。当珠状间隔物移动时,可能会在液晶的厚度上产生不均匀,并产生虹斑等。
进而,与电视等不同,在车辆等经常受到振动的环境中使用调光构件的情况下,珠状间隔物会更容易移动。
尤其是,在透明基材为薄膜状的情况下,在透明基材松弛的部位,透明基材间的推压力会变弱,珠状间隔物容易移动。在将调光构件粘贴于曲面的情况下,那样的移动的倾向会变强。
对珠状间隔物设置固定层来提高密接力的方法也被采用。但是,当固定层较厚时,固定层在与透明基材贴合时会被压溃,液晶层的厚度会变得稀疏,尤其是,在对液晶层的厚度敏感的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方式等中,容易产生不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向层与珠状间隔物的固定力较强的调光构件、调光构件的制造方法、调光体、以及车辆。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1)一种调光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层叠体,其包含基材及取向层;第2层叠体,其包含基材及取向层,且相对于上述第1层叠体而被配置为使彼此的取向层相对;液晶层,其被配置在上述第1层叠体与上述第2层叠体之间,且取向通过被设置于上述第1层叠体及上述第2层叠体中的至少一者的电极的驱动来控制;以及多个珠状间隔物,其被配置在上述液晶层内;在上述第1层叠体的取向层及上述第2层叠体的取向层中的至少一者的取向层,形成有向上述液晶层侧凸出的多个凸部,上述珠状间隔物的至少一部分被保持于上述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6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