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液态介质施加到辊子和/或轧件上和/或用于除去液态介质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4513.2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J·塞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10 | 分类号: | B21B27/10;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王楠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态 介质 施加 辊子 轧件 除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液态介质(W)施加到辊子(2)、尤其轧机机架的工作辊子和/或施加到轧件、板坯或粗制带材(3)上和/或用于除去液态介质(W)的装置(1),其中,该装置(1)具有用于喷射介质(W)的至少一个喷嘴(4)、至少一个喷嘴排或至少一个冷梁(11)以及构造成收集介质(W)的至少一个板子元件(5),其中,辊子(2)构造成轧制轧件(3),其中,轧件、板坯或粗制带材(3)沿输送方向(F)输送。为了能够改善需冷却的辊子的冷却效果或改善除鳞水的移离,本发明规定,板子元件(5)在其表面(6)中的一个上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7、8),其构造成使介质(W)沿横向方向(Q)换向,该横向方向是水平的(H)并且横向于输送方向(F)。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施加液态介质和/或除去液态介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液态介质施加到辊子、尤其轧机机架的工作辊子和/或轧件、板坯或粗制带材上和/或用于除去液态介质的装置,其中,装置具有用于喷射介质的至少一个喷嘴、至少一个喷嘴排或至少一个冷梁以及至少一个板子元件,该板子元件构造成收集介质,其中,辊子构造成轧制轧件,其中,轧件、板坯或粗制带材沿输送方向输送,其中,板子元件在其表面中的一个上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构造成使介质沿横向方向换向,该横向方向是水平的并且横向于输送方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施加液态介质和/或除去液态介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工作辊子冷却的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提升效率,使用越来越大的工作辊子冷却介质用量,更确切地说冷却水用量。然而,对于上工作辊子,由于在刮水板上的水受到限制。因此,水在上面通常不可如施加那样快速流走。因此,尤其在用于应轧制的大的板子或带材宽度的宽的轧制设备中,在上刮水板上形成水池。如果冷却水喷射到积聚的水池中,妨碍了冷却效果。
可用作冷却介质的是水、乳液、分散体、油、煤油或其他介质。为了简化,下文中通常将与此相关的冷却介质称为水。
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由JP H06 339712 A已知。其中,水平的且横向于输送方向延伸的通道位于板子元件上,使得积聚的冷却水可从侧面流走。
为了有利于水的流出,在JP61176411A中布置了一种类型的排水装置,使得水可流出到在喷射管之后的区域中。此外,在JP06339712A中,针对上辊子冷却,设置了在刮水器上方的90°横向伸延的排水通道,水可进入该排水通道中并且从侧部流出。因此,上辊子冷却应在中间得到改善,更确切地说在宽度上得以均衡化。EP0899030B1公开了一种更昂贵的技术。在此示出了从上刮水板上方的区域主动吸走水。
先前已知的所有解决方案不是非常有效,干扰了不受阻碍的排水,或者它们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优选地在宽的热轧带材生产线中以高的比水量实现改善尤其上工作辊子冷却的冷却效果。此外,应能够在为板坯或带材除磷时改善除鳞水的移离。因此实现用于上工作辊子冷却的冷却介质的改善的流出条件,这通过避免所谓的水池效应(即,冷却介质积聚在刮水板上)和/或在刮水板宽度上的不同的冷却介质水平(中间更高)来实现。这同样适用于为板坯或带材除鳞的情况。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以下特征实现,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平坦地构造,并且相对于横向方向成角度地布置在板子元件上,其中,所述角度在5°和80°之间,或至少一个引导元件弯曲地构造。
至少一个喷嘴将介质优选地以预定的中间方向引出到辊子上,其中,在中间方向到达辊子的位置处的沿辊子的周向方向指向的切线与中间方向具有大于90°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布置沿竖向相叠布置的多个喷嘴和/或冷梁,其中,板子元件布置在两个喷嘴和/或冷梁之间或布置在喷嘴和/或冷梁下方。
还可规定,多个引导元件布置在板子元件上,其中,尤其它们的角度随着与辊子、冷梁或除鳞梁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还可规定,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朝板子元件的方向垂直地或倾斜地或围绕其纵向轴线扭曲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集团有限公司,未经SMS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5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