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镀覆钢板和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8499.0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9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孝子;川崎由康;小林崇;植野雅康;长泷康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14;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镀覆 它们 制造 方法 | ||
一种钢板,具有规定的成分组成:以面积率计,多边形铁素体为20%~65%,未再结晶铁素体为8%以上,马氏体为5%~25%,以体积率计,残余奥氏体为8%以上,同时各相(多边形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晶粒的平均长宽比分别为2.0~15.0,此外,上述多边形铁素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6μm以下,上述马氏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3μm以下,上述残余奥氏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3μm以下,上述残余奥氏体中的Mn量(质量%)除以上述多边形铁素体中的Mn量(质量%)而得的值为2.0以上,由此可得到具有590MPa以上的TS的同时YR为68%以上这样成型性优异且具有较的高的屈服比和扩孔性的高强度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板、热浸镀锌钢板、热浸镀铝钢板和电镀锌钢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适于汽车、电气等产业领域中使用的部件的成型性和扩孔性优异且具有较高的屈服比的钢板。
背景技术
近年,从保护地球环境观点出发,提高汽车的油耗效率成为了重要的课题。因此,通过作为车体材料的钢板的高强度化来实现薄壁化,从而使车体本身轻量化的举措越发活跃。
然而,一般,钢板的高强度化会导致成型性降低,因此实现高强度化时钢板的成型性降低,产生成型时发生裂纹等问题。因此,无法单纯地尝试钢板的薄壁化。由此,期待兼具高强度和高成型性的材料的开发。此外,对拉伸强度(TS)为590MPa以上的钢板除了要求高成型性以外,还特别要求碰撞吸能大的特性。为了提高碰撞吸能特性,提高屈服比(YR)是有效的。因为屈服比高时,能够使钢板以较低的变形量高效地吸收碰撞能量。
此外,将钢板用于汽车车体时,进行根据车体形状的拉伸凸缘成型,因此也一并要求优异的扩孔性。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拉伸强度为1000MPa以上且总伸长率(EL)为30%以上的具有利用残余奥氏体的加工诱发相变而得的极高的延展性的高强度钢板。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钢板,通过使用高Mn钢并实施铁素体和奥氏体的2相区域的热处理而使强度和延展性平衡优异。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高强度钢板,通过在高Mn钢中使热轧后的组织为含有贝氏体或马氏体的组织,进一步,实施退火和回火而形成微细的残余奥氏体后,制成含有回火贝氏体或回火马氏体的组织,从而改善了局部延展性。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57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591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138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其中,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钢板是通过将以C、Si和Mn为基本成分的钢板奥氏体化后,在贝氏体相变温度区域进行淬火并等温保持的所谓的奥氏体等温淬火处理而制造的。而且,在实施该奥氏体等温淬火处理时,通过C在奥氏体中的稠化而生产残余奥氏体。
然而,为了得到大量的残余奥氏体,需要超过0.3%的大量的C,但超过0.3%的C浓度时,点焊性降低明显,难以作为汽车用钢板实用化。
此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钢板以提高延展性为主要目的,并未考虑扩孔性、弯曲性和屈服比。
同样,在专利文献2、3中,虽然从成型性的观点考虑,阐述了钢板的延展性提高,但未考虑其弯曲性、屈服比以及扩孔性。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590MPa以上的TS,并且YR为68%以上的成型性和扩孔性优异的钢板、热浸镀锌钢板、热浸镀铝钢板和电镀锌钢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8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