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6232.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春蕾;李建文;张志权;董方龙;刘井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6 | 分类号: | F01M1/16;F16K17/06;F16K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流道 发动机主油道 旁路流道 第一端 过油道 限压阀 阀芯 连通 阀体基座 泄气口 泄油口 排油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限压阀结构 布置结构 阀芯滑动 一端开口 复位件 过油口 曲轴箱 油底壳 侧壁 紧凑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及发动机,该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包括阀体基座、阀芯以及复位件,其中,阀体基座内设置有主流道及旁路流道,主流道的第一端用于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旁路流道的第一端用于与曲轴箱和油底壳连通,主流道的第二端与旁路流道的第二端通过排油泄气口和泄油口连通,泄油口较排油泄气口接近主流道的第一端及旁路流道的第一端;阀芯滑动设置于主流道内,阀芯上形成有过油道,且过油道的一端在阀芯的侧壁上形成过油口,过油道的另一端开口朝向主流道的第二端;上述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结构简单紧凑,响应迅速,在布置时无需设置额外管路,有助于简化布置结构,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是一种防止发动机主油道内机油压力超过预定值的零部件,对于发动机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的结构示意图,该限压阀包括阀体01、阀芯02、弹簧03以及限位销04,阀体01中空形成内腔013,阀体01的两端形成进油口012和漏油口011,进油口012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侧壁上形成有泄油口014,泄油口014与油底壳连通,阀芯02滑动设置于阀体01的内腔013中,弹簧03设置于阀芯02与阀体01之间用于将阀芯02顶向进油口012,进油口012和泄油口014之间设置有横穿内腔013的限位销04用于对阀芯02进行限位;当发动机主油道压力达到上述限压阀的预设开启压力时,阀芯02向漏油口011方向滑动,将从阀芯01与阀体01间缝隙窜入并淤积在限压阀内腔013中的机油和气体从漏油孔011推出至限压阀外,防止在限压阀内腔013中积攒多余的机油和气体,增大限压阀的开启压力,造成开启延迟,同时由于阀芯02的移动,进油口012与泄油口014连通泄油,保持主油道压力稳定。
然而上述结构的主油道限压阀漏油口011位于限压阀末端,如要将排出的机油和气体引入到曲轴箱和油底壳内,要么将限压阀布置在发动机机体的内部,但需要对发动机机体进行重新设计制造,成本高,难以实现,要么需要单独布置一根管路或空腔与机体内曲轴箱和油底壳相通,这样会增加额外的管路布置,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
因此,如何改善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使其响应迅速,结构简单,便于布置,避免出现额外管路,提高布置结构的紧凑性及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以使其响应迅速,结构简单,便于布置,避免出现额外管路,提高布置结构的紧凑性及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的发动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主油道限压阀,包括:
阀体基座,所述阀体基座内设置有主流道及旁路流道,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用于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所述旁路流道的第一端用于与曲轴箱和油底壳连通,所述主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旁路流道的第二端通过排油泄气口和泄油口连通,所述泄油口较所述排油泄气口接近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及所述旁路流道的第一端;
滑动设置于所述主流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所述阀芯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芯内腔连通的过油口,所述阀芯的开口端与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朝向相反;初始状态,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泄油口之间的通流面积为0,所述过油口与所述泄油口连通;过渡状态,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泄油口之间的通流面积增加,所述主流道与所述旁路流道通过所述泄油口连通;末段状态,所述主流道的第一端与所述泄油口之间的通流面积继续增加,所述过油口与所述排油泄气口连通;
复位件,用于使所述阀芯保持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6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流量调节阀的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活塞十字头油路安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