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型P+N沟道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7651.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0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娄晶;谷建明;芮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迪迈智能驱动技术无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上桥 电路 下桥 本实用新型 高效节能型 二极管 驱动电路 电容 电路电源 电路开通 电路使用 高效节能 开通电压 输出 开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节能型P+N沟道驱动电路,包括上桥电路和下桥电路;所述上桥电路包括电阻R30、电阻R34、NPN型三极管Q12、电阻R22、电阻R16、NPN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8、二极管D4、电阻R27、电阻R13、电容C6、P沟道MOS管U3;所述下桥电路包括电阻R43、电阻R44、NPN型三极管Q18、电阻R41、电阻R37、NPN型三极管Q16、PNP型三极管Q17、电阻R38、电阻R39、二极管D7、N沟道MOS管U6、电容CU1、电阻RU2。本实用新型在上桥电路开通时,将上桥电路电源端输出的上桥开通电压充到下桥电路使用,作为下桥电路的开通能量,高效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P+N沟道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P+N驱动电路普遍存在功耗大、效率低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电机驱动中用到的P+N沟道驱动电路的上桥部分包括电阻R33、电阻R34、三极管Q9、电阻R42、电阻R36、PNP型三极管Q8、电阻R37、电阻R6、电阻R17、电容C10、P沟道MOS管U10;下桥部分包括电阻R35、电阻R74、电阻R75、电阻R76、PNP型三极管Q7、电阻R43、NPN型三极管Q16、NPN型三极管Q17、N沟通MOS管U5、电阻RU2及电容CU2。当HV高电平时,三极管Q9导通,若想快速导通P沟道MOS管U10,就需减小电阻R37的阻值,进而其它分压电阻如电阻R6、电阻R17的阻值也要减小,最终导致电阻发热严重,功耗大,能量浪费严重,而且驱动电路的开关频率越高,分压电阻的阻值就要越小,导致功耗就越大,无法同时满足高效率开关和低功耗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高效节能型P+N沟道驱动电路,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型P+N沟道驱动电路,其包括上桥电路和下桥电路;所述上桥电路包括电阻R30、电阻R34、NPN型三极管Q12、电阻R22、电阻R16、NPN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8、二极管D4、电阻R27、电阻R13、电容C6、P沟道MOS管U3;所述电阻R30的一端与电阻R34的一端、上桥PWM波输入端HU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NPN型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1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8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型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作为下桥电路电源端与下桥电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上桥电路电源端、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P沟道MOS管U3的源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PNP型三极管Q8的发射极、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容C6的另一端、P沟道MOS管U3的栅极连接;所述下桥电路包括电阻R43、电阻R44、NPN型三极管Q18、电阻R41、电阻R37、NPN型三极管Q16、PNP型三极管Q17、电阻R38、电阻R39、二极管D7、N沟道MOS管U6、电容CU1、电阻RU2;所述电阻R43的一端接工作电源,另一端接下桥PWM波输入端LU、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8的基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1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NPN型三极管Q16的基极、PNP型三极管Q17的基极,电阻R37的另一端与下桥电路电源端、NPN型三极管Q16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8的一端与NPN型三极管Q16的发射极、PNP型三极管Q17的发射极、电阻R39的一端连接,电阻R38的另一端与下桥驱动输入端LUO、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与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N沟道MOS管U6的漏极与P沟道MOS管U3的漏极连接,N沟道MOS管U6的栅极与电阻RU2的一端、电容CU1的一端、下桥驱动输入端LUO连接,电阻RU2的另一端与电容CU1的另一端、N沟道MOS管U6的源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迪迈智能驱动技术无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迪迈智能驱动技术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7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的开关管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防打火电路以及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