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载车后双轮异物卡嵌排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85761.5 | 申请日: | 2017-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B11/02 | 分类号: | B60B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滑轨 菱形 异物 卡嵌 双轮 轮胎 本实用新型 排出装置 动力盘 驱动盘 重载车 排出 轴套 轴承 等角度分布 鼓式制动器 固定设置 轮轴端部 外侧端 法兰 共线 棱形 轮轴 磨损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车后双轮异物卡嵌排出装置,包括轮轴和车轮,所述轮轴端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的法兰面上设置有鼓式制动器和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上设置有第一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沿圆周等角度分布的菱形滑轨,所述棱形滑轨上穿设有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上设置有第二轮胎,所述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穿设在菱形滑轨上的分离驱动盘;所述菱形滑轨的外侧端上固定设置有一个动力盘,所述动力盘、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分离驱动盘的轴线均共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卡嵌在后双轮之间的异物在不磨损轮胎的条件下进行排出,且不会发生无法排出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载车后双轮异物卡嵌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重载车的特点是载重量大,普通的单排车轮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性能,所以在车辆设计时,会选择对具有较高载重要求的后轮进行多排车轮并列,从而提供更高的载重性能。
以常见的工程车后双轮为例,轮轴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并列的车轮,两个车轮的轮毂凸面相靠,鼓式制动器的刹车盘设置在内侧轮毂的凹腔中,内、外侧轮毂与刹车盘通过螺栓一起固定在轮轴端部的轴承套上;由于两个轮毂连接处的端面均为外凸结构,两个轮胎的相邻轮胎端面之间具有一定长度的缝隙,根据轮毂规格的不同,空载时,两个轮胎之间的缝隙宽度一般位于30-150mm之间,而满载时,由于轮胎受压变形,两个轮胎的相邻面之间会形成一个沙漏结构,轮胎面之间具有最近点,而位于最近点之上的区域则形成了近似封闭的空间结构;当重载车的车轮经过碎石较多的施工区域时,后双轮之间的缝隙处很容易卡嵌到碎石块,若碎石块卡嵌到轮胎之前并被夹持,在低速时,后双轮的两个轮胎端面特定位置会周期性的受到碎石的挤压,久之会对轮胎端面造成磨损;若高速状态下行驶,卡嵌在轮胎之间的异物还会随机性的甩向重载车的后侧方向,对位于重载车后方的车辆造成极大的危险;若石块卡嵌后接着压入到轮胎之间的近似封闭区域,则会随着车轮的转动对轮毂造成刮擦并产生噪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重载车的后双轮在施工区域卡嵌异物后,将会对车辆本身或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是需要重点克服的一个问题。
经检索,尚未发现有公开的技术方案对该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而现实应用中,人们通常在车架上加装一根伸向轮胎之间的铁板对轮胎之间的异物直接顶撞而出,这种简易的结构一方面在猛烈顶撞时会造成轮胎面的磨损,另一方面,若异物侧滑到轮毂之间,则很难再与铁板端面发生顶撞,会长时间停留在轮胎之间,所以并不是一种较好的问题解决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重载车后双轮异物卡嵌排出装置,能够使卡嵌在后双轮之间的异物在不磨损轮胎的条件下进行排出,且不会发生无法排出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57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轮毂保护圈
- 下一篇:一种轮式车用辅助自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