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沼气脱硫的混合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2201.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严华;何永全;曾祖刚;况前;蔚建军;朱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2 | 分类号: | B01D53/52;B01D53/75;B01D53/96;B01D53/78;B01D53/8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周辉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阀 化学脱硫 进气阀 进气口 出口 本实用新型 生物脱硫塔 沼气进气管 生物脱硫 脱硫系统 沼气脱硫 出气口 旁通阀 塔顶部 管道连接 脱硫效率 运行维护 排气管 排出 沼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沼气脱硫的混合脱硫系统,包括用于进行生物脱硫的生物脱硫塔和用于进行化学脱硫的化学脱硫塔,所述生物脱硫塔下部的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阀连接沼气进气管,所述生物脱硫塔顶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出气阀,所述沼气进气管通过第一旁通阀连接至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所述化学脱硫塔下部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化学脱硫塔顶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出气阀,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气阀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二出气阀的出口设置有将沼气排出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脱硫效率高,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脱硫处理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用于沼气脱硫的混合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沼气是生物质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在餐厨垃圾处理时,通常采用厌氧处理产生沼气,然后将沼气送入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供热输送至厌氧发酵系统进行加热保温,使厌氧发酵处于适宜的温度。但是,沼气中由于含有H2S,在湿热条件下,对金属管道、储气柜和用气设备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在沼气燃烧时,H2S还会转化为S02和S03,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还会腐蚀设备,所以沼气在使用前需要去除其中含有的H2S。
目前沼气工程中最常用的脱硫方法有化学脱硫和生物脱硫两种方式。其中化学脱硫普遍采用碳酸钠混合液为脱硫剂,但是该法需要设立脱硫塔,并定期用酸液清洗和更换脱硫剂,给沼气工程带来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而生物脱硫主要是采用脱硫微生物对沼气中硫化氢成分进行去除,成本较低,通常在沼气工程中单独使用,但是厌氧产生的沼气脱硫稳定运行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脱硫效率高,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成本低的沼气混合脱硫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沼气脱硫的混合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进行生物脱硫的生物脱硫塔和用于进行化学脱硫的化学脱硫塔,所述生物脱硫塔下部的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阀连接沼气进气管,所述生物脱硫塔顶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一出气阀,所述沼气进气管通过第一旁通阀连接至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所述化学脱硫塔下部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进气阀;所述化学脱硫塔顶部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出气阀,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出气阀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二出气阀的出口设置有将沼气排出的排气管;所述沼气进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沼气硫含量的第一采样口,所述第一出气阀的出口设置有用于检测沼气硫含量的第二采样口。
由于发酵沼气中硫化氢的含量波动较大,当硫化氢含量较高或较低时,单纯使用生物脱硫塔无法保证脱硫系统稳定运行,造成脱硫效率不高,而单纯采用化学脱硫塔,使得在硫化氢含量较高时的运行维护成本增大。采用上述结构,将生物脱硫塔和化学脱硫塔串联,通过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分别检测生物脱硫塔前后的沼气硫含量,结合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就可以根据沼气硫含量进行单独运行生物脱硫或运行生化混合脱硫,比如,当第一采样口检测到硫含量满足标准时,可以将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打开,无需进行生物和化学脱硫处理,当第一采样口检测到硫含量较低,同时第二采样口检测到硫含量满足标准时,可以关闭第一旁通阀,打开第二旁通阀,仅进行生物脱硫;而当第二采样口检测到硫含量仍然超过标准时,同时关闭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进行生物和化学混合脱硫。这样,根据硫含量进行合理的脱硫处理,不但可以提高脱硫处理的效率,还可以节省运行维护成本,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处理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2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