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2772.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容;龙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D11/12 | 分类号: | F23D11/12;F23D11/22;F23D11/38;F23D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燃烧器 导流盘 燃烧器本体 出口端部 喷嘴 喷油枪 稳流器 本实用新型 油气混合 进气端 油气混合物 柴油燃烧 柴油雾化 混合腔室 混合油气 节能减排 螺旋叶片 内部安装 供空气 混合腔 流出 保证 室内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燃烧器本体内部安装有喷油枪、导流盘和稳流器,燃烧器本体设置有供空气进入的进气端部、用于混合油气的混合腔室和供油气混合物流出的出口端部,喷油枪设置有多个喷嘴,各喷嘴位于混合腔室内,导流盘套设于喷油枪,且导流盘位于喷嘴和进气端部之间,导流盘包括多个螺旋叶片,稳流器位于出口端部,且稳流器的出口与出口端部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柴油燃烧器,该柴油燃烧器能够实现柴油雾化效果良好,保证火焰满足要求,且油气混合后会进一步均匀混合,从而保证油气混合均匀,使得柴油燃烧充分,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烧器主要由燃油雾化器和调风器组成。其中,燃油雾化主要靠喷嘴和风的配合,燃烧火焰与调风器密切相关。现有的燃烧器一般是通用型燃烧器,而通用型燃烧器对于柴油的雾化效果不佳,油气混合不够均匀。
现有燃烧器的燃料系统主要靠喷油嘴对柴油进行雾化,而由于柴油的分子量大,且粘度高,从而使得柴油的雾化效果较差,特别是会产生一些大油滴,而大油滴会导致火焰的接触面积小,进而使得火焰的长度不满足要求,而雾化后的柴油需要与空气充分混合后才能保证其燃烧良好,现有燃烧器中油气混合后直接进入燃烧室,从而使得油气混合不够均匀,从而使得柴油的燃烧不充分,进而造成柴油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燃烧器,该柴油燃烧器能够实现柴油雾化效果良好,保证火焰满足要求,且油气混合后会进一步均匀混合,从而保证油气混合均匀,使得柴油燃烧充分,节能减排。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柴油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器本体内部安装有喷油枪、导流盘和稳流器,所述燃烧器本体设置有供空气进入的进气端部、用于混合油气的混合腔室和供油气混合物流出的出口端部,所述喷油枪设置有多个喷嘴,各所述喷嘴位于所述混合腔室内,所述导流盘套设于所述喷油枪,且所述导流盘位于所述喷嘴和所述进气端部之间,所述导流盘包括多个螺旋叶片,所述稳流器位于所述出口端部,且所述稳流器的出口与所述出口端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油枪包括枪杆和喷头,所述导流盘套接于所述枪杆上,所述喷头连接于所述枪杆的端部,所述喷头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头为圆形喷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喷嘴的数量为6个,各所述喷嘴沿所述圆形喷头的底部圆周均匀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盘靠近所述喷嘴的一侧设为近油侧,所述喷嘴与所述近油侧的距离为6-8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叶片的数量为6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稳流器为锥形稳流器,所述锥形稳流器的锥顶朝向所述喷嘴设置,所述锥形稳流器的底部与所述出口端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锥形稳流器的锥角α的取值范围为60°-80°。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多个喷嘴对于柴油的雾化效果良好,从而使得柴油燃烧的火焰满足要求,各喷嘴位于所述混合腔室内,由此喷嘴喷出的油液在混合腔室内与空气混合;导流盘的螺旋叶片使得从进气端部进入的空气形成螺旋空气流,而螺旋空气流与喷嘴喷出的雾化油滴进行混合,进一步将油滴细化且使得油气混合均匀,混合腔室内混合后的油气混合物被稳流器稳流,从而得到稳定均匀的油气混合物,进而使得柴油充分燃烧,减少柴油浪费,节能减排。
2、喷油枪包括枪杆和喷头,导流盘套接于所述枪杆上,喷头连接于枪杆的端部,喷头设置有多个喷嘴,由此使得喷油枪的结构合理,而导流盘套接在枪杆上也使得导流盘安装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2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