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斯特林发动机用低振动油底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48226.2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7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揭皓翔;朱辰元;凌虹;刘佳伟;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G1/053 | 分类号: | F02G1/05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本体 吸油管组件 斯特林发动机 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 下部腔体 油管组件 低振动 内肋板 发动机油底壳 宽度方向延伸 表面覆盖 底部外壁 工作油量 固定设置 加强肋板 局部振动 两侧外壁 一端连接 抗振性 下部腔 管壁 滤网 伸入 圆孔 体内 发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用低振动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油管组件、吸油管组件;油底壳本体的两侧形成倾角;油底壳本体的下部形成下部腔体;油底壳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吸油管组件,吸油管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油底壳本体的下部腔体,吸油管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油管组件;油底壳本体的下部腔体内形成有多个内肋板;内肋板沿油底壳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油底壳本体的底部外壁和两侧外壁分别形成有加强肋板;吸油管组件的管壁分布有多个圆孔,吸油管组件的表面覆盖有滤网。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满足斯特林发动机最大工作油量的要求下,提高斯特林发动机油底壳的刚度以及表面抗振性,降低发动机运行时油底壳局部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用低振动油底壳。
背景技术
斯特林发动机(Stirling Engine)是一种闭式回热循环的外燃式发动机,燃油在外部燃烧室与氧气/空气混合燃烧,将热量传递给内部循环工质,工质按照斯特林循环工作,将热能就转化为活塞往复运动的动能,驱动曲轴做功,实现了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的转换。由于斯特林循环的效率等于最高循环效率——卡诺循环的效率,所以是一种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装置。斯特林发动机具有噪音低、污染低以及能源适应性强等特点。其中,油底壳在斯特林发动机的运行中起到存储、收集机油、密封曲轴箱和对机油散热的作用。
根据储油方式可以将油底壳分为干式和湿式。干式油底壳中,油底壳本体不存储油液,仅用以收集发动机循环工作时机油,机油被存储在专用的外部油箱中。发动机运行时通过油泵将油底壳收集到的机油泵入到外部油箱中,并由另一个机油泵将外部油箱中的油液泵入到发动机润滑系统。该型油底壳能够实现可靠供油,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且需要两个机油泵,导致润滑系统消耗的功力较大。湿式油底壳设计中,油底壳本体用于存储、收集机油,机油泵直接从油底壳底部吸取机油为润滑系统提供压力机油。该型油底壳油管布置相对简单,只需一个机油泵,因此润滑系统耗功较低。本发明油底壳采用的是湿式油底壳,和斯特林发动机曲轴箱的下底面相连。
图1-3给出的是目前常见机型采用的简单薄壁式的湿式油底壳,此种完全薄壁类型油底壳其振动噪声较大。具体地,其采用底部平面吸油的方式,储油方式则采用干式油底壳。该油底壳的油底壳本体不存储油液,仅用以收集发动机循环工作的机油,机油被存储在专用的外部油箱中。发动机运行时通过油泵将油底壳收集到的机油泵入到外部油箱中,并由另一个机油泵将外部油箱中的油液泵入到发动机润滑系统。该油底壳能够实现可靠供油,但是由于结构复杂且需要两个机油泵,导致润滑系统消耗的功力较大。
油底壳是斯特林发动机中最大的薄壁件,一般采用薄壁钢板冲压成型。这种加工方式在大批量生产时成本较低,但是该种油底壳在曲轴箱和油液的共同激励下,产生的振动噪声较大。
现有的斯特林发动机的油底壳的设计主要关注其储油量,而在其减振特性方面鲜有研究和改进,这导致斯特林发动机运行时油底壳的局部振动噪声较大,而油底壳的局部振动会激起油液的振动并反过来激化油底壳的局部振动,并对发动机整机的振动指标造成影响。
随着对斯特林发动机整机振动指标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通过提高油底壳的刚度或者采取其他措施达到降低油底壳传递振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斯特林发动机用低振动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油底壳本体1、油管组件2、吸油管组件3;油底壳本体1的两侧形成倾角;油底壳本体1的下部形成下部腔体,下部腔体的横截面小于油底壳本体1的顶面;油底壳本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吸油管组件3,吸油管组件3的一端伸入到油底壳本体1的下部腔体,吸油管组件3的另一端连接油管组件2;油底壳本体1的下部腔体内形成有多个内肋板;内肋板沿油底壳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油底壳本体1的底部外壁和两侧外壁分别形成有加强肋板;吸油管组件3的管壁分布有多个圆孔,吸油管组件3的表面覆盖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8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