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8261.6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狄鑫;刘德华;胡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44 | 分类号: | H01M8/04044;H01M8/04029;C02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峰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器 水箱 本实用新型 去离子系统 燃料电池 出水孔 进水孔 冷却液 壳体 内置 离子交换树脂 壳体内壁 冷却液排 离子效果 树脂状态 过滤网 排水口 外周壁 注水口 树脂 填充 通孔 吸附 浸润 冷却 环绕 流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包括位于水箱内的去离子器;去离子器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孔,底部设有出水孔,第一进水孔位于注水口的下方,出水孔位于排水口的上方,去离子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去离子器内环绕壳体内壁设有一圈过滤网,壳体内还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去离子器集成于水箱内的结构,去离子器为损耗件,在更换或查勘树脂状态时无需将冷却路中的冷却液排出,更为便捷;本实用新型冷却液必须经过去离子器流出水箱,且树脂长期浸润于冷却液中,对于吸附离子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把存储在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只要在阳极侧和阴极侧不断的供给燃料和氧化剂,它就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不断地对外输出电能。与一般的充电电池(例如锂电池)不同的是,单纯的一个燃料电池或燃料电池电堆单元是不能工作的,它需要一套复杂的辅助系统与其配合,构成一个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才能对外发电。除了燃料电池电堆外,一般还包括氢气系统、空气系统、冷却系统以及辅助多方协调的控制系统等,主要部件包括空气压缩机、冷却水泵、氢气循环泵等。
燃料电池中,任何与电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流体,都应不含任何对膜电极造成潜在危害的例子,包括正离子与负离子。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流体对管路的磨损与侵蚀,也会产生额外的对电机有危害的离子,所以,装去离子器非常重要,去离子器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进行置换。目前燃料电池中的去离子器外界在水性上,更换或维修需要将冷却路中的冷却液排出,更换和维修较为麻烦。例如,申请号为20162094615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水冷却系统,属于水冷却领域,包括散热器、水泵、水箱和去离子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具有冷却通路;散热器、水泵、水箱、冷却通路串联为水冷却回路,去离子器的一端连通水泵的输出侧、另一端连回水箱。上述燃料电池的水冷却系统中去离子器和回水箱连接,在更换或查勘树脂状态时需要将冷却路中的冷却液排除,不方便更换和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水箱内置去离子系统,水箱的顶部设有注水口,底部设有排水口,包括位于水箱内的去离子器;所述去离子器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水孔,底部设有出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位于所述注水口的下方,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上方,所述去离子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去离子器内环绕壳体内壁设有一圈过滤网,所述壳体内还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
优选地,所述去离子器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连接在所述去离子器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进水孔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出水孔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下盖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孔设有四个,环向均布在所述上盖上。
优选地,所述上盖、所述下盖分别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箱内还设有一呈套筒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部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圈边沿,所述边沿的外径大于所述注水口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进水孔。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外周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个呈L形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包括相连通的横直孔和竖直孔,所述连接件的内壁上与竖直孔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凸块。
优选地,所述横直孔的顶壁和底壁上还设有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去离子器的底部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出水孔和所述排水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底部还设有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8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电堆的液流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