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渣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0793.5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袁敏;童成刚;周建民;肖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坩埚 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 动力装置 固定螺栓 铝渣分离 半球形 出液口 旋转杆 坩埚 可拆卸连接 底部中心 搅碎叶片 节约资源 生产效率 传动带 铝锭模 铝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渣入口(1)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耐热坩埚桶(4)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在支撑板下方,所述固定螺栓(2)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耐热坩埚桶(4)可拆卸连接,所述耐热坩埚桶(4)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耐热坩埚桶(4)中心的旋转杆(5)相连,所述旋转杆(5)上设置有搅碎叶片,所述耐热坩埚桶(4)下部为半球形坩埚(6),所述半球形坩埚(6)底部中心设置有出液口(7),所述出液口(7)下方设置有铝锭模(8)。本实用新型兼具节省时间、生产效率高、节约资源、减少损失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渣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铝型材主要用于自动化机械设备、封罩的骨架以及各公司根据自己的机械设备要求定制开模,比如流水线输送带、提升机、点胶机、检测设备等等,电子机械行业和无尘室用得居多。在生产铝型材的过程中,会产生铝渣,铝渣中含有一定的铝成分,许多企业为了不浪费铝渣中的铝,会提炼铝渣中的铝,现在传统的方法为,首先先将刚出炉的铝渣进行冷却收集,然后再加热进行人工搅碎,随着铝渣中各成分的不同,铝会沉入底下,漂浮在上面的则用勺子去除,为了得到较纯的铝,应再反复循环,这样提取的铝较纯了,但是在这一工序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从而进一步的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或通过在铝液中投入打渣剂产生化学反应,将铝液中的杂质等带到铝液表面,然后将浮在表面的铝渣直接捞出收集,按照铝灰的价格出售给处理厂家,但经过测量:出售的铝灰中,铝占比在70-80%,存在很大资源浪费以及成本损失,如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减少损失,已经成为铝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时间、生产效率高、节约资源、减少损失的铝渣分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渣分离装置,它包括铝渣入口1、耐热坩埚桶4,所述耐热坩埚桶4与铝渣入口1的位置相配合,以便铝渣顺利流入耐热坩埚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渣入口1设置在支撑板上,使铝渣能穿过支撑板进入位于支撑板下方的耐热坩埚桶4中,所述耐热坩埚桶4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在支撑板下方,以固定耐热坩埚桶4的位置,利于收集铝渣,所述固定螺栓2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以从支撑板获得支撑力,另一端与耐热坩埚桶4可拆卸连接,便于耐热坩埚桶4更换维护,所述耐热坩埚桶4一侧设置有动力装置3,以提供动力,所述动力装置3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耐热坩埚桶4中心的旋转杆5相连,将动力传递给旋转杆5使其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动力,所述旋转杆5上设置有搅碎叶片,以搅碎结块的铝灰,所述耐热坩埚桶4下部为半球形坩埚6,以便收集和倒出铝灰,所述半球形坩埚6底部中心设置有出液口7,以便铝液流出,所述出液口7下方设置有铝锭模8,以收集流出的铝液并形成铝锭便于储存。
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传动带采用链条或皮带,以确保传动效率。
所述出液口7与旋转杆5底部相配合构成狭窄通道,使铝液顺利通过的同时阻止铝灰通过通道,提高分离效果。
所述铝锭模8设置在叉车平板9上,在铝锭模8储满铝液后可以及时运走更换新的铝锭模8,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耐热坩埚桶4顶部设置有与铝渣入口1相配合的铝渣收集装置,提高铝渣收集效率和可靠性,所述铝渣收集装置为漏斗状,收集效率更高。
所述动力装置3采用电机,动力输出稳定,转速可调控,适应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0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