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及车身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8131.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7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闻培培;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组件 消声器 固定结构 后消声器 后地板 排气管 支架 车身组件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组件 固定部 挂钩 结构传递噪声 吊钩 车身本体 车身地板 对称设置 固定支架 降低噪声 汽车连接 动刚度 底面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及车身组件,涉及汽车连接件技术领域。涉及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挂钩,挂钩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固定部与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挂钩的连接部设置在支架的上方;支架的底面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还涉及车身组件,包括上述的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固定组件设置有两个,还包括车身本体、后消声器和连接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对称设置在后消声器的两侧,两个固定组件通过连接组件支撑后消声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后消声器固定支架和吊钩的动刚度和固定强度,降低噪声和结构传递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接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及车身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排气管后销声器布置在后地板备胎箱下部,后销声器的左侧和右侧各有一个挂钩通过连接件与后地板左/右纵梁的排气管固定支架上的挂钩连接,由于布置原因,纵梁上的排气管固定支架悬臂较大且结构较窄。具体的,现有的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存在如下弊端和不足:排气管车身固定处动刚度差,引起噪声和振动,影响乘坐舒适性及影响车身该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后消声器自身容积较小,噪声相对较大,乘坐舒适性差;排气管安装后主观晃动排气管,感知晃动量较大,较易引起振动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提高后消声器固定支架和吊钩的动刚度和固定强度,降低噪声和结构传递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和车身该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同时降低安装排气晃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架和至少一个挂钩,所述挂钩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挂钩的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方;
所述支架的底面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包括的挂钩可以设置有一个,当设置有一个挂钩的时候,挂钩为实心结构,并且挂钩的口径尺寸较大,以能够提高对后消声器的支撑强度;也可以设置有两个或多个,以提供更大强度的支撑力,以确保后消声器的稳固安装,避免出现晃动或噪音;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的支架的底面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挂钩的固定部之间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挂钩的固定部分别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后地板排气管消声器固定结构中的挂钩采用两个时,两个挂钩为实心结构,并且为了增强结构强度将两个挂钩之间固定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的两个挂钩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采用不同形状的挂钩时,只要能确保两个挂钩能够分别与支架固定连接,并且共同提供一个高强度支撑力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架顶面、支架侧面和支架底面,所述支架底面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顶面和所述支架侧面分别与所述挂钩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宽度尺寸为35mm-70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支架的高度高于现有使用的支架的高度,并且,本实施例的支架的支架底面能够与车身地板直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架沿车身地板长度方向的尺寸为40mm或70mm,不会产生与其它零部件的干涉问题,同时还能加大支撑面,增加了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底面与车身地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08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