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供料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2114.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伍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奥诗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壳体 轴芯 供料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转换组件 出料口 挡料板 联轴器 连接板 前部 电磁阀驱动 活塞杆连接 动作切换 集中控制 手动切换 自动切换 便利性 活塞杆 入料口 下摆 穿入 管径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央供料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和转换组件,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入料口,壳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该转换组件包括气缸,气缸的后部为安装部,气缸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壳体的前部外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穿设有轴芯,轴芯的一端穿入壳体的后部,并在轴芯的末端设有挡料板,气缸的活塞杆动作时,推动挡料板上下摆动作切换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电磁阀驱动气缸,轻松的改变原料的输送方向,便于自动化,集中控制,不同的管径可以更换,改变以往手动切换的不便利性,实现自动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供料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干燥设备的供料输送、分配系统通常设计配置一个入料口和多个出料口,为了便于入料口和各出料口之间相互调换,转换装置是系统不可缺少的元件。但是现有的转换装置的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者通过人工手动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中央供料转换装置,可以实现一个入料口对应多个出料口的切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中央供料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和转换组件,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入料口,壳体的后部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向后倾斜设置,且与第二出料口和入料口相互导通,从而使壳体、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形成Y字形结构,所述转换组件安装在壳体的一侧,该转换组件包括气缸,气缸的后部为安装部,气缸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壳体的前部外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穿设有轴芯,轴芯的一端穿入壳体的后部,并在轴芯的末端设有挡料板,气缸的活塞杆动作时,推动挡料板上下摆动作切换动作。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视窗,在视窗外侧设有视窗板。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前部外侧设有用于与气缸的安装部相互固定的固定柱。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后部外侧设有用于穿入轴芯的安装套筒。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电磁阀驱动气缸,轻松的改变原料的输送方向,便于自动化,集中控制,不同的管径可以更换,改变以往手动切换的不便利性,实现自动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入料口,3为第一出料口,4为第二出料口,5为气缸,6为联轴器,7为连接板,8为轴芯,9为挡料板,10为视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2,本方案中的一种中央供料转换装置,包括壳体1和转换组件,所述壳体1的前部设有入料口2,壳体1的后部设有第一出料口3和第二出料口4,第一出料口3向后倾斜设置,且与第二出料口4和入料口2相互导通,从而使壳体1、第一出料口3和第二出料口4形成Y字形结构,所述转换组件安装在壳体1的一侧,该转换组件包括气缸5,气缸5的后部为安装部,气缸5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壳体1的前部外侧,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有联轴器6,联轴器6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穿设有轴芯8,轴芯8的一端穿入壳体1的后部,并在轴芯8的末端设有挡料板9,气缸5的活塞杆动作时,推动挡料板9上下摆动作切换动作。
另外,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视窗,在视窗外侧设有视窗板10,便于观察内部情况。所述壳体1的前部外侧设有用于与气缸5的安装部相互固定的固定柱。所述壳体1的后部外侧设有用于穿入轴芯8的安装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奥诗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奥诗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2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