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滤波器的空腔混合介质谐振结构及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3824.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南;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凡谷發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7;H01P1/208;H01P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单元 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 介质谐振杆 混合介质 介电常数 谐振结构 空腔 空腔介质滤波器 滤波器腔 同轴布置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滤波器的空腔混合介质谐振结构及滤波器,其包括滤波器,以及设置于该滤波器腔体内的介质谐振杆,所述介质谐振杆包括同轴布置的中间谐振单元和端部谐振单元,所述中间谐振单元的两端至少各布置有一个所述端部谐振单元,所述中间谐振单元的介电常数大于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的介电常数。本实用新型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满足空腔介质滤波器对更高Q值及更小体积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振结构及滤波器,属于无线网络通信领域无源天馈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滤波器的空腔混合介质谐振结构及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第四代移动通讯向第五代移动通讯快速发展,对通讯设备的高性能和小型化的要求日益增多,介质滤波器的使用渐渐开始频繁。传统的TM模介质滤波器多采用单介电常数谐振方式,该方式虽然能够得到压缩体积并相应提升Q值,但是Q值的提升并不明显,实际与同体积空腔滤波器相比只有10%左右的提升,体积减小优势也不显著。同时,在中国发明专利CN103151581B中公开了一种TM模介质滤波器,在其说明书第[0041-0049]段和附图4和附图5中公开了一种介质谐振器结构,该介质谐振器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支撑座连接在一起。连接工艺均使用低损耗工艺。以上所述连接方式确保了介质谐振器与上下结构之间连接紧密可靠,保证射频微波信号在谐振器与上下座之间的低损耗传导,同时也保证整个介质滤波器中单个谐振腔单元的高Q值(品质因子),虽然该结构也可视为三段式结构,但是需要指出,该三段式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单个谐振腔单元的高Q值,且连接座和支撑座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了谐振器下表面与凹腔底部的紧密接触借此保证整个单元谐振腔连接质量和高Q值。也即该三段式结构的目的并不在于提高TM模介质滤波器的Q值,而是保持原有的Q值不缩小。所以上述技术方案并没有对TM模介质滤波器如何有效地提高Q值给出任何技术启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滤波器的空腔混合介质谐振结构及滤波器,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满足空腔介质滤波器对更高Q值及更小体积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用于滤波器的空腔混合介质谐振结构,其包括滤波器,以及设置于该滤波器腔体内的介质谐振杆,所述介质谐振杆包括同轴布置的中间谐振单元和端部谐振单元,所述中间谐振单元的两端至少各布置有一个所述端部谐振单元,所述中间谐振单元的介电常数大于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的介电常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设置于中间谐振单元两端的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的数量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中间谐振单元的每一端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端部谐振单元,靠近中间谐振单元的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的介电常数大于远离中间谐振单元的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的介电常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中间谐振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中间谐振单元和所述端部谐振单元紧密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中间谐振单元和所述端部谐振单元采用分体式结构成型,所述中间谐振单元与所述端部谐振单元之间通过拼接成一整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谐振杆设置成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且其内部设置为中空,或中心设置成通孔或盲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端部谐振单元为介质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谐振杆的长度与滤波器腔体底面至滤波器盖板内端面的距离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凡谷發展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凡谷發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53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