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6894.X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勋;王佳庆;韩永明;夏海林;黄勇;杨培;郭子豪;崔秀生;赵华颖;张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台 侧壁 立柱 混凝土 混凝土支撑 遇水膨胀止水条 侧壁连接 基坑支撑 节点构造 连接钢筋 上层钢筋 下层钢筋 止水钢板 拦截网 本实用新型 后浇混凝土 连接关系 渗水通道 受力体系 下侧表面 地下室 搭接 箍筋 环向 抗剪 面网 渗水 下层 钢筋 封闭 优化 保证 | ||
1.一种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包括承台侧壁(1)和贯穿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侧壁包括承台上层钢筋(11)、承台下层钢筋(12)和承台混凝土(13),
位于承台上层钢筋(11)范围内的混凝土支撑立柱(2)四周设有承台侧壁的混凝土拦截网(3),所述混凝土拦截网包括四个侧面的侧面网(31)和一个底面网(32),所述侧面网(31)自承台侧壁的上侧表面位置向下设置,所述承台侧壁(1)通过混凝土拦截网(3)的拦截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周围形成槽型承台后浇区(4),
所述底面网(32)的下侧表面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的遇水膨胀止水条(5),
所述承台后浇区(4)的高度范围内设有水平的止水钢板(6),止水钢板(6)一半埋入承台侧壁(1)内,另一半伸入承台后浇区(4)内,
所述承台上层钢筋(11)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11)的端头伸入承台后浇区(4)、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上层钢筋弯折段(111),
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贯穿承台侧壁(1)的位置处断开,断开的承台下层钢筋(12)在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表面弯折,弯折形成下层钢筋弯折段(121),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下侧搭接有与其一一对应、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2)的下层连接钢筋(14),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上侧设有围绕混凝土支撑立柱一圈设置的环向封闭箍筋(8),
所述混凝土支撑立柱(2)与承台侧壁之间通高设有抗剪连接钢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下层钢筋(12)上下共设置两层,两层的高差不大于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封闭箍筋(8)在每层承台下层钢筋(12)的上侧设置上下至少三层、内外至少三道,上下相邻两层环向封闭箍筋的距离不大于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连接钢筋(14)的一端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2)内,植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下层连接钢筋(14)的另一端埋入承台侧壁内、与承台下层钢筋(12)的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连接钢筋(7)沿混凝土支撑立柱(2)高度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相邻两层的高差不大于350mm,抗剪连接钢筋(7)的一端植入混凝土支撑立柱(2)内,另一端埋入承台侧壁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后浇区(4)内设有将断开的承台上层钢筋(11)连接为一体的附加筋(9),所述附加筋(9)为井字形,包括中框和伸长段,所述中框围合混凝土支撑立柱的外侧,所述伸长段与伸入承台后浇区内的承台上层钢筋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钢筋弯折段(121)的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5)距离混凝土支撑立柱(2)表面的距离不大于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后浇区的高度不小于400mm,所述承台后浇区的宽度不小于承台上层钢筋(11)与附加筋(9)的搭接长度的两倍与混凝土支撑立柱的直径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坑支撑立柱与承台侧壁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6)的厚度不小于3mm,止水钢板位于承台后浇区的高度范围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68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