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69222.8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玮;马立勇;金同兴;吕晓敏;马家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导引 控制器 开关控制单元 串口总线 总线式 导引 光电传感器单元 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 分布式控制 上位机通讯 导航模式 导引方式 电源单元 接口连接 现场总线 上位机 反光 接线 开放性 兼容 反馈 供电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开关控制单元、光电传感器单元、RS232接口单元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相连接,上述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单元,其为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光电传感器单元、RS232接口单元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供电;开关控制单元用于导航模式的选择,RS232接口单元用于与上位机通讯,RS485串口总线单元用于连接AGV的驱动单元。上述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采用光电导引,通过地面上的反光导引带来进行反馈导引,与市面上已有的AGV导引方式相比,成本较低,接线方便,开放性强;可与能兼容RS485总线的其它现场总线驱动单元接口连接,其既可通过RS232接口配合上位机进行分布式控制,也可独立自主控制,实现精确路径跟随导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
背景技术
AGV是一种移动机器人,主要用来运输各类物料,以保证系统的柔性化、集成化、高效化。常见AGV有3种导引方式:电磁感应引导、激光引导、磁铁陀螺引导,这使得AGV可以按照人类预先设计好的路径行走、搬运货物。随着人力劳动成本的上升,AGV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世界各工业大国普遍把改造物流结构、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举措。在我国,AGV已投入到某些汽车、烟草行业使用,并为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国内一般 AGV小车的价格对于一般中小企业而言显得偏贵,且性能也并非绝对稳定。所以研制一套成本偏低,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AGV产品对于整个物流运输或智能化车间材料传送、立体仓库等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成本较低,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其可与能兼容RS485总线的其它现场总线驱动单元接口连接,其既可通过RS232接口配合上位机进行分布式控制,也可独立自主控制,实现精确路径跟随导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包括控制单元(1),所述控制单元(1)分别与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相连接,所述总线式AGV光电导引控制器还包括电源单元(7),所述电源单元(7)为所述控制单元(1)、开关控制单元(2)、光电传感器单元(3)、RS232接口单元(5)以及RS485串口总线单元(6)供电;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2)用于导航模式的选择,所述RS232接口单元(5)用于与上位机通讯,所述RS485串口总线单元(6)用于连接AGV的驱动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电源单元(7)包括型号为LM2575HVS-5.0的DC/DC开关稳压器(U4),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1引脚连接至第三电感(L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经并联的第二十电解电容(C20)以及第二十一电容(C21)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还连接至第二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至+24VCC,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还经压敏电阻(MOV)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6引脚、3引脚以及5引脚均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2引脚连接至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2引脚还连接至第四电感(L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引出+5VCC连接端,所述DC/DC开关稳压器(U4)的4引脚也连接至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所述+5VCC连接端经并联的第二十二电解电容(C22)以及第二十三电容(C23)接地,所述+5VCC连接端还经串联的第三十四电阻(R34)以及第十五发光二极管(LED15)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69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