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1642.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邓闯;赵锋;魏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世新科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41400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日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板 蓄电池安装箱 蓄电池 新能源汽车 伸缩杆 内壁 内框 抗震 本实用新型 减震装置 外框 减震 蓄电池损坏 固定装置 使用寿命 掉落 缓冲 凸点 抵抗 震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壁通过缓冲凸点固定连接有内框,所述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第一横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的顶部通过伸缩杆与内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安装箱技术领域。该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达到了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减震的目的,有效的抵抗较大的震动,防止蓄电池损坏,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工作,防止蓄电池发生倾斜和掉落,便于人们的使用,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安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它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
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蓄电池时,往往需要将蓄电池放置在蓄电池安装箱中,现有的蓄电池安装箱结构单一,不具有抗震功能,容易造成蓄电池的损坏,影响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安装箱结构单一,不具有抗震功能,容易造成蓄电池的损坏,影响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壁通过缓冲凸点固定连接有内框,所述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顶部通过伸缩杆与内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底部与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头,所述滑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第一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与底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基座,并且基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与固定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与固定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框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抗震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安装箱,通过减震装置包括底框,底框的底部与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框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头,滑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与第一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侧与底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达到了便于对蓄电池进行减震的目的,有效的抵抗较大的震动,防止蓄电池损坏,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世新科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世新科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1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电池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用软包锂电池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