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上焊接信号齿的硅油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4873.1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仇建文;林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德森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73 | 分类号: | F16F15/173;G01P3/481 |
代理公司: | 宁波象山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顾赛喜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齿 信号齿 壳体 密封环腔 硅油减振器 焊接信号 惯性轮 焊接部 开口端 盖板 硅油 种壳 本实用新型 曲轴 加工方便 加工工序 间隔排列 减振功能 节省材料 市场优势 制造成本 上止点 外侧壁 相位角 扭振 焊接 发动机 容纳 合并 运转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体上焊接信号齿的硅油减振器,包括壳体、惯性轮、硅油、盖板、信号齿以及焊接部,所述壳体设有开口端和密封环腔,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盖板形成所述密封环腔,所述密封环腔容纳所述惯性轮和所述硅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齿环形地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信号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焊接部,所述信号齿包括多个凸齿以及一大凸齿,所述凸齿均匀地间隔排列于所述信号齿的外缘,所述大凸齿由两个凸齿合并而成,所述大凸齿标识发动机第一缸上止点。从而其不仅具有扭振减振功能,还具有提供曲轴的运转速度与相位角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具有节省材料、加工工序与制造成本的市场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壳体上焊接信号齿的硅油减振器。
背景技术
由于发动机运转会产生曲轴系统扭振,在大功率汽车发动机中,在扭振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常须安装硅油减振器。硅油减振器的组成:固联在曲轴与其一起运转的壳体、壳体内有可与其作相对转动的惯性轮、在密封壳体与惯性轮之间的间隙中灌注的硅油。因惯性轮转动惯量较大,当惯性轮与壳体作相对转动时,它的运动总是滞后于壳体的运动,从而对间隙中的硅油产生剪切,硅油因黏性阻尼就会消耗该振动能量,从而消弱曲轴系统扭转振动,提高了汽车发动机安全性与乘务人员的舒适性。
当前日趋严历的环保法规与更高的节能要求,发动机势必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即以各类传感器去获取发动机负荷下各功能部件的实际工况,参照由试验得出的发动机各工况相对应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脉谱图来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再根据其它的各种因素(如水温、油温、气压等)对其进行各种补偿,以确定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正时或点火定时,然后通过执行器进行控制输出,使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达到最佳的平衡。可见曲轴位置与转速是电控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信息。
大功率发动机的曲轴前端的硅油减振器,其减振器的壳体常是采用锻钢件经多工序的机械加工,而增设曲轴信号必将使壳体锻件尺寸加大,更需大量的人功与材料,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上焊接信号齿的硅油减振器,其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其不仅具有扭振减振功能,还具有提供曲轴的运转速度与相位角的功能,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具有节省材料、加工工序与制造成本的市场优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壳体上焊接信号齿的硅油减振器包括壳体、惯性轮、硅油、盖板、信号齿以及焊接部,所述壳体设有开口端和密封环腔,所述壳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盖板形成所述密封环腔,所述密封环腔容纳所述惯性轮和所述硅油,其中,所述信号齿环形地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所述信号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焊接部,所述信号齿包括多个凸齿以及一大凸齿,所述凸齿均匀地间隔排列于所述信号齿的外缘,所述大凸齿由两个凸齿合并形成,所述大凸齿标识发动机第一缸上止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凸齿为五十八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每转过一个所述凸齿,传感器的感应线圈相应地输出一个交变电压信号,每转过一个所述大凸齿,传感器的感应线圈输出一宽脉冲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信号齿通过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后对所述信号齿的外缘线切割形成所述凸齿和所述大凸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壳体上焊接信号齿的硅油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德森减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德森减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4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惯性硅油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飞轮和具有其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