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3977.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贵;田应斌;夏祥;王曦;李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3/08 | 分类号: | B61C13/08;B61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轨道作业车 走行部 侧壁 顶壁 本实用新型 导向组件 驱动装置 侧表面 凹部 支撑 检修 人力物力 顶面 驱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作业车,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顶壁和两个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两个侧壁形成一凹部,所述凹部适于跨坐在所述轨道上;走行部,所述走行部设置在所述顶壁和所述轨道的顶面之间,适于在所述轨道的顶面上行走并支撑所述框架;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侧壁和所述轨道的侧表面之间,适于在所述轨道的侧表面上行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上,适于驱动所述走行部在所述轨道上行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适于搭载检修人员和/或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作业车,便于对轨道进行检修和维护,降低了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作业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高架轨道的检修及维护大多采用升降车,升降车可以把人员升到轨道的高度,但是升降车在施工过程中移动不便,遇到特殊地形则不能正常作业,同时需要相应的升降车及驾驶员,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作业车,适于在轨道上行走,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顶壁和两个侧壁,所述顶壁和所述两个侧壁形成一凹部,所述凹部适于跨坐在所述轨道上;走行部,所述走行部设置在所述顶壁和所述轨道的顶面之间,适于在所述轨道的顶面上行走并支撑所述框架;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侧壁和所述轨道的侧表面之间,适于在所述轨道的侧表面上行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框架上,适于驱动所述走行部在所述轨道上行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适于搭载检修人员和/或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走行部包括走行前部和走行后部,所述走行前部和所述走行后部中的至少一个被所述驱动装置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走行前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走行轮和所述第二走行轮可枢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轮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走行后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三走行轮和所述第四走行轮可枢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轮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组件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轨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上部和支撑下部,所述支撑上部固定于所述框架的顶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下部包括固定臂和支撑框,所述固定臂的顶端固定于所述框架的顶壁,所述支撑框固定在所述固定臂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上部位于所述框架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框位于所述框架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传动齿轮,驱动所述走行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作业车,可以在轨道上行走,支撑部可以搭载人员和设备,便于对轨道的检修和维护,降低了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道作业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道作业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道作业车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轨道作业车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框架1、顶壁11、侧壁12、凹部13、
走行部2、走行前部21、第一走行轮211、第二走行轮212、第一轮轴213、走行后部22、第三走行轮221、第四走行轮222、第二轮轴223、
导向组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3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井下新能源机车
- 下一篇:一种高铁控制箱锁紧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