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吸附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4109.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0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李娟;黄欣;王成勇;何醒荣;林淡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3/1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陶远恒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板 吸附区域 真空吸附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密封连接器 密封套管 钻孔区域 吸附力 板体 密封圈 摩擦力增大 定位工艺 技术难题 有效解决 纵向作用 受热 贯通板 两端口 受限制 钻削力 嵌设 吸附 限位 环绕 延伸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垫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钻孔区域和吸附区域,所述吸附区域环绕钻孔区域设置,所述吸附区域包括多个贯通板体两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口分别设置有密封连接器和密封圈,所述密封连接器包括嵌设于通孔内的密封套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垫板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难题。首先在PCB垫板的定位工艺上实现了优化,具有吸附力及密封套管的双重限位效果稳定性极佳。其次在PCB板与垫板间定位同样采用吸附原理,使得PCB板在水平方向受热延伸不受限制,同时PCB板在吸附力纵向作用的前提下与垫板间的摩擦力增大,足以保证不受钻削力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垫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垫板。
背景技术
PCB钻孔时常将垫板水平安放在PCB板材下方用于保护机床工作台面,加工之前需要对PCB板、垫板进行固定,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板材移位影响加工精度。通常固定方法为销钉固定或胶带固定,但种销钉或粘贴胶带首先在工艺流程上较为繁琐,且固定过程易使板材局部形变影响板面的平整性,最主要是无法给予PCB板受热涨缩的延展余量。因此设计一种拆装简单且不损伤垫板本体结构的新型垫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吸附垫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钻孔区域和吸附区域,所述吸附区域环绕钻孔区域设置,所述吸附区域包括多个贯通板体两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口分别设置有密封连接器和密封圈,所述密封连接器包括嵌设于通孔内的密封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垫板是在机床操作台面配备有吸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通孔将吸附力传递至放置于垫板上层的PCB板底面进行吸附固定。通孔两端分别设置密封圈、密封套管。密封圈采用软塑胶、硅胶、软橡胶等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突出于通孔的孔口设置,在PCB板盖压于垫板表面时能够将密封圈压入通孔内,且由于密封圈受压形变能够更好的保障通孔与PCB板面间的气密性,增强吸附效果。密封套管为一端固定且密封连接于通孔内壁的气密性管道,其突出于通孔另一端设置。在安置垫板时需将密封套管与设置在机台上的连接孔对应连接设置,多个密封套管与连接孔连接以避免垫板再机台水平面方向发生侧移现象,同时通过连接孔、密封套管、通孔、密封圈的依次连接,使得与吸附力传递至PCB板底面将其吸附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PCB钻孔机操作台表面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包括垫板吸附孔和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垫板需配合相应改进的PCB钻孔机,在PCB钻孔机的操作台表面设置吸附孔,多个吸附孔呈阵列状钻设于操作台表面,孔内通过气密性管道与真空泵连接,开启真空泵抽离吸附孔内空气,使得孔内外产生压强差,将垫板及PCB板吸附固定。吸附孔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垫板吸附孔,用于吸附于操作台表面直接接触的垫板,另一种为连接孔,用于与垫板上的密封套管连接,将吸附力透过垫板作用在PCB板底面对其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垫板吸附孔端口设置有密封圈。
操作台表面垫板吸附孔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与垫板上通孔端口处设置的密封圈相同,用于增加气密性以保障吸附力有效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管与连接孔位置对应且相互配合。
垫板吸附孔对应垫板钻孔区域设置,对垫板进行固定。连接孔对应吸附区域,且连接孔的位置与密封套管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吸附垫板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难题。首先在PCB垫板的定位工艺上实现了优化,具有吸附力及密封套管的双重限位效果稳定性极佳。其次在PCB板与垫板间定位同样采用吸附原理,使得PCB板在水平方向受热延伸不受限制,同时PCB板在吸附力纵向作用的前提下与垫板间的摩擦力增大,足以保证不受钻削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4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轮架的固定治具及其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一壁加工的多工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