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1570.3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29/42;F04D29/62;F04D29/08;F04D29/66;F04D2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地址: | 3501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风口 叶轮 机身 底座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出风口 引风机 清洁 工作稳定 机身内部 减震弹簧 减震效果 减震装置 连接紧密 螺栓固定 上阻尼板 下阻尼板 可拆卸 嵌入槽 输出轴 支撑架 上端 插条 拆卸 焊接 嵌入 削减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包括机身、出风口、进风口、叶轮和电机,所述机身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机身一侧设有进风口以及机身另一侧设有电机,所述机身内部设有叶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所述进风口上设有进风口底座,所述进风口底座与进风口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风口底座,使进风口底座与机身可拆卸,当需要清洁叶轮时,只需要将进风口底座进行拆卸即可,操作简单,且将进风口底座与机身通过嵌入槽和嵌入插条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紧密,通过在电机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可以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通过减震弹簧、上阻尼板和下阻尼板进行削减,减震效果好,工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风机,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
背景技术
引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引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等,现有的引风机长时间工作后需要对叶轮进行清洁,这时需要将电机与引风机分离,拆卸,清洁完毕后再对应组装,操作麻烦,而且引风机工作时电机产生的震动较大,容易导致引风机晃动和工作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包括机身、出风口、进风口、叶轮和电机,所述机身上端设有出风口,所述机身一侧设有进风口以及机身另一侧设有电机,所述机身内部设有叶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叶轮连接,所述进风口上设有进风口底座,所述进风口底座与进风口焊接,所述机身一侧壁上环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外圈环设有螺孔,所述进风口底座上环设有嵌入插条,所述嵌入插条外圈环设有密封圈,所述嵌入插条与嵌入槽相对应,所述进风口底座与机身通过嵌入插条与嵌入槽连接,并且通过螺栓和螺孔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电机两侧均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与电机连接,且加强筋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由一号缓冲板、二号缓冲板、上阻尼板、下阻尼板和减震弹簧组成,所述一号缓冲板下表面环设有下阻尼板,所述二号缓冲板上表面环设有下设有上阻尼板,所述上阻尼板和下阻尼板之间呈内外交错设置,所述一号缓冲板下表面和二号缓冲板上表面之间设有减震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表面设有网罩,所述网罩与进风口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风口底座,使进风口底座与机身可拆卸,当需要清洁叶轮时,只需要将进风口底座进行拆卸即可,操作简单,且将进风口底座与机身通过嵌入槽和嵌入插条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紧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与支撑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当电机工作时,产生振动,通过减震弹簧和一号缓冲板对震动进行缓冲,然后上阻尼板会因为压力向下运动,与下阻尼板之间产生较强的摩擦,可以削减一部分震动,减震效果好,使引风机工作更稳定。
3、通过在进风口上设有网罩,可以将杂物挡在机身外,防止杂物对叶轮造成伤害,通过在电机两侧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将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防止其晃动,使电机工作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清洁叶轮的引风机的进风口底座与机身连接的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1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