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器压力安全阀支撑导套可靠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1363.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器 压力 安全阀 支撑 可靠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器压力安全阀支撑导套可靠性检测装置,包括阀体、测试支架、伺服电机、气体加压泵、橡胶气囊、海绵限位块,螺旋轴端部设有供气管腔和密封固定架,密封固定架上设有橡胶气囊,气体加压泵的软胶管连接在供气管腔上,密封固定架位于弹簧腔内,弹簧腔内设有海绵限位块,海绵限位块位于橡胶气囊下方,密封固定架与弹簧腔的接触面设有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装置解决了支撑导套的O型胶圈密封可靠性检测的问题,用橡胶气囊的膨胀挤压力模拟O型胶圈的装配挤压力,海绵限位块降低上下拉伸作用力,同时产生等间距跟随位移,伺服电机上下移动,使橡胶气囊能真实反映O型胶圈破损环境,消除破损因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向器压力安全阀支撑导套可靠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安全阀是对汽车动力转向器压力进行控制,防止动力转向器油温骤升,导致油泵烧损。其功能是设定动力转向器系统安全压力值,当系统压力维持在安全压力区间时,不卸荷以保持系统输出扭矩,当“压力”超出规定值时,即进入卸荷的状态,压力油直接回油箱。
压力安全阀的阀体上设有排气孔,用于排出弹簧被压缩时的瞬间高压压缩气体支撑导套用于固定弹簧和钢球,使钢球在阀体内做卸荷或维持系统压力稳定,同时支撑导套分隔弹簧腔和钢球腔,使用O型胶圈进行密封,而阀体是通过车削钻孔的方式制成内腔抛光后仍然会存在毛刺,会造成O型胶圈破损,导致密封失效,使油进入弹簧腔体内,改变系统安全压力值额定范围,导致油泵烧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转向器压力安全阀支撑导套可靠性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解决了支撑导套的O型胶圈密封可靠性检测的问题,用橡胶气囊的膨胀挤压力模拟O型胶圈的装配挤压力,海绵限位块降低上下拉伸作用力,同时产生等间距跟随位移,伺服电机上下移动,使橡胶气囊能真实反映O型胶圈破损环境,消除破损因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向器压力安全阀支撑导套可靠性检测装置,包括阀体、测试支架、伺服电机、气体加压泵、橡胶气囊、海绵限位块,测试支架上设有螺旋稳定转轴架和电机固定架,电机固定架上设有伺服电机,螺旋稳定转轴架上设有螺旋导向套,伺服电机的螺旋轴连接在螺旋导向套内,螺旋轴端部设有供气管腔和密封固定架,密封固定架上设有橡胶气囊,气体加压泵的软胶管连接在供气管腔上,密封固定架位于弹簧腔内,弹簧腔内设有海绵限位块,海绵限位块位于橡胶气囊下方,密封固定架与弹簧腔的接触面设有O型密封圈,密封固定架上设有压力表,压力表连通橡胶气囊。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海绵限位块设有橡胶涂层,所述橡胶涂层厚度为1mm~2mm。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海绵限位块的高度为所述弹簧腔深度的0.1倍~0.3倍。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软胶管上设有止气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装置车削完成的阀体放置在测试支架上,通过伺服电机的上下移动对橡胶气囊进行挤压摩擦,用橡胶气囊的膨胀挤压力模拟O型胶圈的装配挤压力,海绵限位块降低上下拉伸作用力,同时产生等间距跟随位移,伺服电机上下移动,使橡胶气囊能真实反映O型胶圈破损环境,消除破损因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压力安全阀支撑导套可靠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测试支架;3、伺服电机;4、气体加压泵;5、橡胶气囊;6、海绵限位块;101、弹簧腔;201、螺旋稳定转轴架;202、电机固定架;301、螺旋轴;302、螺旋导向套;303、供气管腔;304、密封固定架;305、O型密封圈;401、软胶管;402、止气夹;403、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航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1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