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04269.9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9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李向群;欧进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腔 切换阀 缸筒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摩擦耗能 内部压力 液口位置 双功能 阻尼器 液口 粘滞 减隔震装置 粘滞阻尼液 阻尼器本体 安装方便 第二阀组 第一阀组 管道连接 建筑领域 控制切换 内部腔体 承载力 组设置 导通 分隔 连通 填充 桥梁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其包括:阻尼器本体,其包括:缸筒以及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该活塞将缸筒的内部腔体分隔成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在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第一阀组,其设置于第一阻尼腔的第一液口位置,用于调整第一阻尼腔的内部压力;第二阀组,其设置于第二阻尼腔的第二液口位置,用于调整第二阻尼腔的内部压力;切换阀组,第一液口和第二液口之间通过切换管道连接,切换阀组设置于切换管道上,切换阀组通过控制切换管道的导通情况来切换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的连通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承载力大、安装方便,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减隔震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和建筑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减隔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抑制结构振动的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普通粘滞阻尼器,其主要由活塞、活塞杆、缸体和密封组成,活塞相对于缸体沿轴向做往复运动,活塞设有若干小孔或与缸体之间留有适当的径向间隙,活塞将油缸内部腔体分为两个阻尼腔室,阻尼腔室内充满粘度较高的粘滞液体,当活塞相对于油缸运动时,密闭于受压一侧阻尼腔室内的液体受到挤压,压力升高,从活塞与缸体之间的间隙或小孔流到另一阻尼腔室,两腔室之间的压力差形成对活塞运动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吸收外界能量的目的,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减震、缓冲、耗能的场合。但是,一旦粘滞阻尼器遭遇过载等事故工况时,常常会受到很大破坏,导致后期维修或更换数量较多、成本较高;另外,常规粘滞阻尼器只能单一实现其粘滞阻尼器特性,无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摩擦阻尼特性切换,更是无法实现。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实现粘滞和摩擦两种阻尼特性并可随时实现转换的阻尼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其结构简单、承载力大、安装方便,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减隔震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和建筑领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其包括:缸筒以及设置于缸筒内的活塞,该活塞将缸筒的内部腔体分隔成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在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还包括:第一阀组,其设置于第一阻尼腔的第一液口位置,用于调整第一阻尼腔的内部压力;第二阀组,其设置于第二阻尼腔的第二液口位置,用于调整第二阻尼腔的内部压力;切换阀组,第一液口和第二液口之间通过切换管道连接,切换阀组设置于切换管道上,切换阀组通过控制切换管道的导通情况来切换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的连通情况。
本实用新型一种粘滞和摩擦耗能双功能阻尼器,在阻尼器本体缸筒的第一液口和第二液口分别配置第一阀组和第二阀组。
当切换阀组关闭的状态下,通过调整第一阻尼腔的内部压力和第二阻尼腔的内部压力,来控制两腔室之间压差,并以此来形成活塞运动的阻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吸收外界能量的目的,实现摩擦阻尼特性。
当切换阀组开启的状态下,第一阻尼腔与第二阻尼腔在切换管道作用下实现连通,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内填充的粘滞阻尼液实现粘滞阻尼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阻尼腔和第二阻尼腔在缸筒内互不相通。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有效实现粘滞和摩擦两种阻尼特性的转换。且可以有效避免活塞阻尼孔或间隙由于加工精度的控制从而给阻尼器参数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阀组与第二阀组之间通过两根连接管道进行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一根连接管道进油,一根连接管道回油,其连接符合液压原理图要求。
作为优选的方案,两根连接管道呈交叉分布或水平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未经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04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铝合金-木结构屈曲约束支撑构件
- 下一篇:一种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