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调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8836.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宏松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调温器 发动机 螺帽 本实用新型 大循环通道 小循环通道 螺栓 进水通道 使用寿命 节温器 螺栓孔 密封性 上壳体 上凸台 下壳体 下凸台 温器 灵敏 下调 发动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由:进水通道(1),上壳体(2),螺栓(3),上凸台(4),下凸台(5),螺帽(6),下壳体(7),大循环通道(8),小循环通道(9),节温器(10),螺栓孔(11)构成,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工作下调温器不够灵敏,使用寿命短,结构复杂,密封性差,成本高等存在的缺陷,更加适用于启动发动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助于为发动机升温,使发动机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的范畴,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调温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调温器是用于调节汽车发动机温度的一种装置,目前市面大多数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存在:工作不能够长时间保持高灵敏度,使用寿命短,结构较复杂、调温器工作时内部密封较差、制作成本较高,且预热时间长,为此本人在此公开一种汽车调温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调温器,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工作下调温器不够灵敏,使用寿命短,结构复杂,密封性差,成本高等存在的缺陷,更加适用于启动发动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助于为发动机升温,使发动机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由:由:进水通道1,上壳体2,螺栓3,上凸台4,下凸台5,螺帽6,下壳体7,大循环通道8,小循环通道9,节温器10,螺栓孔1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边缘设有上凸台4,所述的下壳体7 边缘设有下凸台5,所述的上凸台4和下凸台5上均设有螺栓孔11,上壳体2和下壳体7通过螺栓3连接,并通过螺帽6 锁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 上设置有进水通道1,且进水通道1与上壳体2铸为一体,所述的下壳体7上设置有大循环通道8和小循环通道9,且大循环通道8和小循环通道9与下壳体7铸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温器10 安装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7通过螺栓3连接后组成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调温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一种汽车调温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由:由:进水通道1,上壳体2,螺栓3,上凸台4,下凸台5,螺帽6,下壳体7,大循环通道8,小循环通道9,节温器10,螺栓孔1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边缘设有上凸台4,所述的下壳体7 边缘设有下凸台5,所述的上凸台4和下凸台5上均设有螺栓孔11,上壳体2和下壳体7通过螺栓3连接,并通过螺帽6 锁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2 上设置有进水通道1,且进水通道1与上壳体2铸为一体,所述的下壳体7上设置有大循环通道8和小循环通道9,且大循环通道8和小循环通道9与下壳体7铸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温器10 安装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7通过螺栓3连接后组成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调温器,其工作过程为:当发动机水温较低时调温器开启小循环,水从进水通道1流经小循环通道9,此时节温器10关闭大循环通道8,当发动机水温较高时节温器10打开,水流经进水通道1后即可以从小循环通道9流出,又可以从大循环通道8流出,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当温度下降后节温器10再次关闭大循环通道8,水只能从小循环通道9流过,如此循环工作来实现调节水温。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调温器,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发动机长时间工作下调温器不够灵敏,使用寿命短,结构复杂,密封性差,成本高等存在的缺陷,更加适用于启动发动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助于为发动机升温,使发动机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环境。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宏松,未经段宏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8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