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92040.8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9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何磊;彭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30 | 分类号: | E01B25/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轨梁 列车轨道 连接盒 本实用新型 固定孔 安全运行 轨道铺设 施工效率 首尾相连 受力均匀 稳定性强 连接件 同一列 多维 跨接 排布 预埋 标准化 组装 列车 支撑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轨道,包括多根承轨梁和用于支撑承轨梁的支座,所述多根承轨梁至少呈一列排布,同一列的各根承轨梁首尾相连;所述承轨梁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盒,所述第一连接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设有跨接第一连接盒和支座的连接件,从而将承轨梁固定于支座上。本实用新型列车轨道结构合理,各部件之间的组装简单快捷,可大大节省轨道铺设现场的施工时间,提升施工效率;列车轨道结构强度高,承轨梁与支座之间、相邻承轨梁之间均为多点多维固定连接,安装后整体性、稳定性强,且承轨梁各处受力均匀,有利于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此外,为列车轨道的工业化、标准化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涉及一种列车轨道,尤其涉及一种磁悬浮列车轨道。
背景技术
现有列车轨道施工过程中,承轨结构一般通过现场浇筑构建,需要现场排布钢筋,运送混凝土等原料,使得列车轨道的铺设程序复杂化,施工时间延长,大大降低了列车轨道的铺设速度,增大了列车轨道铺设成本。现有磁悬浮列车轨道一般包括承轨结构和用于支撑承轨结构的支座,承轨结构现浇于支座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铺设方便、快捷的列车轨道,在保证列车轨道结构稳定的同时,提升列车轨道的铺设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列车轨道,包括多根承轨梁和用于支撑承轨梁的支座,所述多根承轨梁至少呈一列排布,同一列的各根承轨梁首尾相连;所述承轨梁的底部预埋有第一连接盒,所述第一连接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内设有跨接第一连接盒和支座的连接件,从而将承轨梁固定于支座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承轨梁内设置第一连接盒,在轨道铺设过程中,可方便地将承轨梁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安装固定到承轨梁支座上,简单、快捷,而且承轨梁可在工厂预制而成,铺设时运送至现场,吊运到位后即可安装,程序简单,基本无需养护时间,从而大大提升列车轨道的施工建设效率。
为了提升承轨梁的安装稳定性,每根承轨梁内,第一连接盒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盒分为多排,每排第一连接盒沿承轨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沿承轨梁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第一连接盒间的距离不超过50cm。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盒分为两排,所述两排第一连接盒沿承轨梁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以在提升安装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承轨梁在竖直方向的受力均匀性,保证列车的平稳运行。
为了方便多根承轨梁的连接,所述承轨梁的端部预埋有第二连接盒,所述第二连接盒与承轨梁的端面平行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有跨接第二连接盒和另一承轨梁的连接件,从而实现相邻承轨梁之间的连接固定,安装快捷高效,且大幅提升每列承轨梁安装后的整体性。
优选地,所述承轨梁的端部预埋有多个第二连接盒,分布在承轨梁端部的上部及两个侧部。
为了进一步提升相邻承轨梁之间的连接和受力性能,相邻承轨梁之间的连接处设有现浇灌浆层。
连接盒包括五面钢结构盒本体、U型钢构件,所述U型钢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在五面钢结构盒本体上,五面钢结构盒本体的一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五面钢结构盒本体及其与之固定连接的U型钢构件预埋在承轨梁内,所述固定孔与外界连通;五面钢结构盒本体的敞口侧与外界连通。这样,连接盒结构强度高,各向受力机理一样,稳定性好,且安装方便,为承轨梁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五面钢结构盒本体的敞口侧与外界连通,为承轨梁的固定安装留出操作空间,方便安装,优选地,安装时,使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支座内,使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孔伸入五面钢结构盒本体内,工作人员可将操作工具从五面钢结构盒本体敞口侧伸入盒本体内,将连接件的伸入端紧固在盒本体内,另外,可在承轨梁安装到位后,向五面钢结构盒本体内现浇混凝土,进一步提升列车轨道整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92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