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膨胀系数高通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80108.0 | 申请日: | 201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3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税烺;张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亦庄材料基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6 | 分类号: | G01N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李芙蓉;冯建基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测样品 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 热膨胀系数 反射 半反射透镜 高通量检测 激光发射器 反射光 加热台 透射光 加热 本实用新型 膨胀 发射 检测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膨胀系数高通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半反射透镜、加热台以及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其中:所述加热台上放置待测样品,所述加热台产生热量,以加热所述待测样品,并使得所述待测样品发生膨胀;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光线抵达所述半反射透镜后,分别产生反射光和透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中,所述透射光在所述待测样品表面发生反射后也反射至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热膨胀系数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膨胀系数高通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合金材料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热膨胀系数是衡量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其表示为单位温度变化下材料所产生的应变量。在工程运用领域,热膨胀系数是进行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目前测量固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方法基本是理论结合实验的方法,主要有光杠杆法、云纹法、劈尖法、激光扫描测微法、电子散斑法、光纤光栅法、顶杆膨胀法和迈克尔逊干涉法。每种技术都有自己适用的场合,并不具有普遍性,且操作复杂,不具有高效性,很难实现对固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的高通量测量。例如光杠杆法测量的温度范围小,分辨率低,对于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很难识别;云纹法要求在测量表面刻蚀精确的光栅,工艺要求较高,同时对材料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性,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其光路复杂,对材料的质地要求较高。工作量大,不能高效测量大量样本的热膨胀系数;激光扫描测微法和电子散斑法对测量的环境要求较高,抗干扰能力较弱,测量数据容易受到干扰而产生很大的误差,无法满足测量数据对于高精度的要求。光纤光栅法需要将光栅固定在材料的表面或者埋入材料的内部,和材料一起加热直接测量其热膨胀性,再通过理论的计算得到测量的结果,但是在测量后光纤光栅不能重复利用,再次测量时需要重新标定,因此其工作量也较大,效率不高;顶杆膨胀法是一种非绝对测量的方法,需要做进一步的校对工作,且该方法属于接触式测量,杆与样品之间的机械应力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而此方法的测量精度较低;迈克尔逊干涉法,此方法中产生干涉的两束光分别来自样品和标样的反射,标样以及样平台等部件不可避免的热膨胀也会影响测试精度,测试结果不直观。
每种测量方法与手段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的材料也有差异。对于某些特殊材料来说,热膨胀系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极其微小,因此,对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的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针对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不同成分的合金材料样品的测试,则测定装置需要具有操作方便,测量快速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膨胀系数高通量检测装置,能够提高热膨胀系数的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热膨胀系数高通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半反射透镜、加热台以及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其中:所述加热台上放置待测样品,所述加热台产生热量,以加热所述待测样品,并使得所述待测样品发生膨胀;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出的光线抵达所述半反射透镜后,分别产生反射光和透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中,所述透射光在所述待测样品表面发生反射后也反射至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中。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分别与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加热台以及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相连,其中:
所述控制主机用于向所述激光发射器传输激光器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激光发射器的位置和角度;
所述控制主机还用于向所述加热台发送加热控制信息,以调节所述加热台的加热温度;
所述控制主机还用于从所述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处获取干涉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台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设备,所述温度传感设备用于将所述加热台当前的加热温度反馈给所述控制主机。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热膨胀系数高通量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亦庄材料基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亦庄材料基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80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材料相变温度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岩石样品电性能测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