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4193.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清;王亚婷;徐弼军;胡晓武;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00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介质 转动臂 本实用新型 基板 偏振消光 平行光管 选择成像 目镜 底座 光源 作业平台 出光端 检偏器 起偏器 有效地 简易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有基板(2),基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臂(3)和第二转动臂(4),所述的第一转动臂(3)上设有光源(5),光源(5)的出光端设有平行光管(6),平行光管(6)的端部设有起偏器(7);所述的第二转动臂(4)上设有目镜(8),目镜(8)的进光端设有检偏器(9);所述的基板(2)的表面设有放置透明介质的作业平台(10)。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检测透明介质上、下任意单面的缺陷,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针对透明介质的成像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属于玻璃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玻璃等透明介质缺陷的质量检测技术需求较大,比如手机盖板玻璃是手机触摸屏最表面的玻璃,其生产过程包括基板切割、平磨抛光、丝印等工艺,其中每道工艺均可能产生油墨残留、脏污、灰尘杂质等缺陷,因此对手机盖板玻璃的上、下两个单面进行有效的缺陷检测对于手机成品率的把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检测成像装置只能检测到透明介质有缺陷的存在,却不能识别缺陷是位于透明介质的哪一层表面,这成为透明介质缺陷检测的技术短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对透明介质的单面选择成像,从而有效地检测透明介质上、下任意单面的缺陷;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基板,基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所述的第一转动臂上设有光源,光源的出光端设有平行光管,平行光管的端部设有起偏器;所述的第二转动臂上设有目镜,目镜的进光端设有检偏器;所述的基板的表面设有放置透明介质的作业平台。
上述的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中,所述的起偏器和检偏器为偏振片。
前述的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中,所述的第一转动臂包括与基板相固定的第一侧肋,第一侧肋铰接有第一支撑臂,第一支撑臂上端与光源转动连接。
前述的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中,所述的第二转动臂包括与基板相固定的第二侧肋,第二侧肋铰接有第二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上端与目镜转动连接。
前述的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中,所述的第一侧肋的端部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支撑臂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两侧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臂,第一支臂的上方与光源的侧面转动连接。
前述的基于偏振消光的透明介质单面选择成像装置中,所述的第二侧肋的端部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支撑臂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两侧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支臂,第二支臂的上方与目镜的筒身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两侧设有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第一转动臂上方设有光源,第二转动臂上方设有目镜,通过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转动,可以灵活地调节光源和目镜的位置和朝向,便于操作。在光源的平行光管的前部设有起偏器,在目镜的进光端设有检偏器,对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进行起偏,对目镜接收前的反射光线进行检偏,在作业平台上设置透明介质和透光垫板,利用光线射入透明介质的反射光的偏振特性,在透明介质的上、下单面任意选择成像,从而有效地检测透明介质上、下单面的缺陷。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设计较为巧妙,有效地实现了透明介质的上、下单面任意选择成像,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方便,利于工厂进行大规模的玻璃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透明介质上表面选择成像的示意图;
图3是透明介质下表面选择成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54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