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1465.8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4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莫中华;林品一;雷晶;徐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5/02 | 分类号: | B63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手架构件 软趾 凹形圆弧面 船用 本实用新型 凸形圆弧面 液舱 焊接 方向一致 生产效率 施工难度 安装孔 施工量 骨材 相切 拆除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所述脚手架构件与液舱壁焊接,且取付方向与液舱壁外侧的骨材布置方向一致,该脚手架构件两侧边呈软趾形式,由相连的凸形圆弧面和凹形圆弧面组成,且所述凹形圆弧面位于焊接侧,所述凸形圆弧面所在的圆与凹形圆弧面所在的圆相切,所述脚手架构件上具有两个安装孔,实现脚手马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无需进行构件拆除,降低了施工量及施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构件,尤其涉及一种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具有立体交叉作业的特点,因而脚手架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船厂使用的脚手架即预先在船体结构安装脚手架构件,再由专业的架设人员将脚手板铺设在脚手马上,而脚手马通过螺栓与脚手架构件连接。一般的脚手架构件为方形结构,其直接焊接在液舱壁上,在脚手架使用完毕后只需将脚手马和脚手板拆除,脚手架构件保留在船体结构上,不用处理。
但对主机功率达54950KW的高马力20000TEU集装箱船,船舶行驶过程中,液舱壁会出现上下以及左右的振动,这就使得焊接在液舱壁上的脚手架构件出现震动损伤,从而影响后续使用,从安全性能及振动损伤考虑,船尾,艉部货舱区划以及机舱区划(包含艉部空舱)的液舱壁(包含甲板)上装配的脚手架构件必须完全移除,不能保留。实际上此部分区域脚手架构件数量很多,安装位置高,导致脚手架构件移除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还会破坏正面结构及反面油舱内的油漆,后期需要补涂作业,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拆除也可保证振动无损伤的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所述脚手架构件与液舱壁焊接,且取付方向与液舱壁外侧的骨材布置方向一致,该脚手架构件两侧边呈软趾形式,由相连的凸形圆弧面和凹形圆弧面组成,且所述凹形圆弧面位于焊接侧,所述凸形圆弧面所在的圆与凹形圆弧面所在的圆相切,所述脚手架构件上具有两个安装孔,实现脚手马的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凸形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为35mm,弧长为97mm。
作为优选,所述凹形圆弧面的圆弧半径为20mm,弧长为5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对方形结构进行改进,将两侧改成软趾形式,采用凸起的圆弧面配合凹下的圆弧面,使得液舱壁传递到脚手架构件上的上下左右振动力被分散为各个方向,两侧的对称分布使得部分振动力得以消除,极大了降低了构件自身所受振动力,保证了不受振动损伤,从而无需进行拆除,降低了工作量及施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手架构件的尺寸图,单位为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船用软趾形式脚手架构件,与液舱壁4焊接固定,且取付方向与液舱壁外侧的骨材5布置方向一致,提高了其焊接牢固度,该脚手架构件1两侧边呈软趾形式,由相连的凸形圆弧面2和凹形圆弧面3组成,其中凸形圆弧面靠近脚手马安装侧,其圆弧半径为35mm,弧长为97mm,所述凹形圆弧面位于焊接侧,其圆弧半径为20mm,弧长为56mm,所述凸形圆弧面所在的圆与凹形圆弧面所在的圆相切,且所述脚手架构件上具有两个安装孔6,实现脚手马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31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