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09926.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6 | 分类号: | B63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舱壁隔振降噪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包括船舶机舱的舱壁板、阻尼层以及约束层,所述阻尼层设置在所述舱壁板靠近所述船舶机舱的一侧,所述阻尼层为互穿网络聚合物层,所述约束层设置在所述阻尼层远离所述舱壁板的一侧,所述约束层为无溶剂环氧树脂涂料层。其能够有效地阻隔船舶机舱内的振动和结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设计及制造逐步向高速化和大型化发展,其振动与噪声的问题日益显著。船舶机舱内的主机、推进马达以及齿轮箱等设备运转时会产生结构噪音。
现有技术中的船舶机舱的舱壁一般是由裸露的甲板和钢板组成的,钢板上仅涂有防腐防锈的油漆,并没有进行任何的隔振降噪的措施。结构噪音是船舶的最主要的噪声来源,主要是依靠甲板平面和舱壁的振动为共鸣板传递到船舶上的科研、居住区域。结构噪声严重破坏科学考察活动的工作和人员居住的舒适性,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科考船舶的科学考察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有效地阻隔船舶机舱内的振动和结构噪音。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包括船舶机舱的舱壁板、阻尼层以及约束层,所述阻尼层设置在所述舱壁板靠近所述船舶机舱的一侧,所述阻尼层为互穿网络聚合物层,所述约束层设置在所述阻尼层远离所述舱壁板的一侧,所述约束层为无溶剂环氧树脂涂料层。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互穿网络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5~2.5mm。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层与所述舱壁板的厚度比为3:2。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约束层远离所述舱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火板,所述舱壁板远离所述阻尼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火板。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所述第二防火板采用无机镁质凝胶材料制成。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所述第二防火板的厚度为1~3mm。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火板与所述约束层之间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有隔热材料。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材料为玻璃棉。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材料的厚度为2~3mm。
作为所述的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火板具有靠近所述船舶的舱壁顶板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靠近所述船舶的舱壁底板设置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舱壁顶板之间以及第二端部与所述舱壁底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所述第二防火板具有靠近所述舱壁顶板设置的第三端以及靠近所述舱壁底板设置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舱壁顶板之间与以及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舱壁底板之间具设置有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约束层能够大幅度地阻隔船舶机舱内的主机、推动马达以及齿轮箱在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和结构噪音,其中,可互穿网络聚合物层是一种耐冲击塑料,具有良好的消声和减振的性能。利用互穿网络聚合物层防止由于船舶机舱内的振动和结构噪音通过舱壁和甲板产生共鸣而将船舶机舱内的振动和结构噪音传递到船舶机舱外。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船舶舱壁隔振降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09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