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8131.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7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钟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立朋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2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移动装置 水平驱动 固定板 缓冲部 本实用新型 缓冲结构 缓冲作用 移动支架 感应器 感应器感应 水平驱动部 水平驱动器 使用寿命 左右移动 硬碰撞 缓冲 减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100及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上的水平驱动板、水平驱动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通过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使得该水平移动装置具有缓冲作用,避免结构之间直接发生硬碰撞,提高了水平移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两个感应器,使得在水平驱动板在左右移动的时候,当感应器感应到水平驱动板靠近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时,水平驱动器控制水平驱动板减速到达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从而实现缓冲作用。通过设置两个感应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移动装置的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在过去,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依靠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然而时移境迁,随着近年来新增劳动人口减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不再是廉价资源,一工难求已变得越来越普遍,为了满足生产的需求,自动化生产逐渐被企业所重视。然而,现有的移动装置中没有设置缓冲结构,使得左右移动的装置和两边的固定板直接碰撞,破坏移动装置的结构,长此以往,将降低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设置一个具有缓冲结构的移动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支架及设于所述移动支架上的水平驱动板、水平驱动部、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
所述移动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移动凹槽,所述水平驱动部和所述水平驱动板设于所述移动凹槽内;所述移动支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水平驱动部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驱动所述水平驱动板来回往复移动;
所述第一导轨上还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三分之一处;
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设于所述移动凹槽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多个第一缓冲板形成褶皱的结构;
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设于所述移动凹槽上,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多个第二缓冲板形成褶皱的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水平驱动板的两端设有导轨通孔,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穿设于所述导轨通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水平驱动部为驱动器及设于所述驱动器上的丝杆。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器为电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均为红外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通过设有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使得该水平移动装置具有缓冲作用,避免结构之间直接发生硬碰撞,提高了水平移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稳定性及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两个感应器,使得在水平驱动板在左右移动的时候,当感应器感应到水平驱动板靠近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时,水平驱动器控制水平驱动板减速到达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从而实现缓冲作用。通过设置两个感应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冲结构的水平移动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立朋,未经钟立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8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