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和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3411.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富康;方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29/70;F21V29/85;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交流 发光二极管 引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和用于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基板。
背景技术
目前,LED灯具的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源损耗、散热效率等领域。
传统的LED是低压直流器件,无法直接由日常使用的220V交流电压驱动,必须经过变压器或开关电源降压,这些变换机构占据一定空间,不利于照明灯具的小型化设计,同时伴随一定量的能量损耗。
传统的LED照明电路普遍用到电解电容用以平滑电压,市购电解电容的寿命在5000小时即达到合格标准,这与LED芯片的长寿命之间有一个巨大差距,制约了LED的长寿命优势。
散热问题对于LED灯具而言是一重要的问题,高温会对降低LED灯具的光通量、发光效率等,也会影响LED灯具的使用寿命。
对于使用传统铝基板的LED灯具,如图8所示,包括LED芯片1’、焊料或胶层2’、铜箔3’、绝缘层4’、金属基层5’、热界面材料层6’、散热器7’(灯壳),铝基板由铜箔3’、绝缘层4’和金属基层5’组成,金属基层与散热器之间使用热界面材料,LED芯片产生的热量依次经过绝缘层、金属基板、热界面材料,由散热器散发出去。
当前,传统铝基板LED灯具的散热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绝缘层一般是由环氧树脂或改性环氧树脂等材料构成,导热系数在1.0W/(m·K)左右,低于2.0W/(m·K)(瓶颈)。
2、光引擎的基板与散热器之间一般通过导热硅脂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但导热硅脂在长期受热的状态下会产生干结等老化现象,甚至失效,导热性能大幅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基板,以解决导热硅脂老化造成的散热失效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以提高光引擎的散热可靠性和散热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基板,由散热体、导热绝缘层和用于形成印刷电路的铜箔层组成,其中,所述导热绝缘层为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所述散热体的背对导热绝缘层的一侧为散热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散热结构为翅片或散热针阵列。
进一步地,上述散热体为铝合金压铸成型件。
进一步地,上述导热绝缘层的厚度为0.2mm-0.5mm。
进一步地,上述散热体的面对导热绝缘层的一侧表面形成图案。
进一步地,上述基板的平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长条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焊接的单相全波桥式整流电路、分段线性恒流驱动电路和多个交流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基板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基板。
进一步地,上述分段线性恒流驱动电路为4-8阶分段线性恒流电源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基板中,散热体代替了原先的散热器、导热硅脂和导热基板,简化了LED灯具构造,由于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效率远远大于一般的环氧树脂,光引擎的可靠性和散热效果均大幅提高。
2、本实用新型对光引擎的生产流程进行整合、简化,缩短了光引擎生产的时间周期,大大提高了光引擎的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光引擎的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电路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基板制备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基板的印刷电路的制备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元器件焊接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老化与测试流程图;以及
图8是现有的交流发光二极管光引擎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3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钢-木结构房屋
- 下一篇:一种防凝露的玻璃穹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