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7200.7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6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甄亚琴;黄菊花;杨俊;甄政安;王震;李敬会;徐文;孙政;毛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9/00 | 分类号: | A22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330027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轴 支撑杆 齿轮 传送带 旋转刀片 螺蛳 主转动 底座 本实用新型 第一级齿轮 剪尾装置 主动齿轮 同一水平线 布满小孔 电机固定 电机连接 对称设置 金属压片 依次连接 占用空间 第三级 撑杆 分拣 进孔 轮齿 切尾 缠绕 电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包括底座、电机和传送带,底座上依次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四组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辊轴,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二辊轴,第三支撑杆上连接有旋转刀片,第四支撑杆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第二级齿轮、第三级齿轮、第四级齿轮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主转动圆盘,主转动圆盘顶部、旋转刀片顶部和第二辊轴在同一水平线上,传送带依次缠绕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旋转刀片和主转动圆盘,传送带布满小孔,上方设有金属压片;电机固定于底座上,电机连接有第一级齿轮,第一级齿轮通过轮齿连接第二级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保证每个螺蛳都进孔完成切尾,避免后期的分拣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人们吃螺蛳之前,必须要剪去螺蛳的尾巴,大部分手工剪尾,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率不高。现有技术中,螺蛳统一倒入布满孔隙的圆形滚筒内进行剪尾,这样会导致过大的螺蛳没有剪尾,不能确保剪尾完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状况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并且干净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确保每个螺蛳均完成剪尾,并且自动收料的螺蛳剪尾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包括底座、电机和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依次固定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辊轴,第二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二辊轴,第三支撑杆上连接有旋转刀片,第四支撑杆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第二级齿轮、第三级齿轮、第四级齿轮和主动齿轮,第二级齿轮为减速齿轮,主动齿轮连接主转动圆盘,主转动圆盘顶部、旋转刀片顶部和第二辊轴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传送带依次缠绕第一辊轴、第二辊轴、旋转刀片和主转动圆盘,传送带均匀布满小孔,上方设有金属压片;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电机连接有第一级齿轮,第一级齿轮通过轮齿连接第二级齿轮。
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刀片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级齿轮。
进一步优选,所述金属压片安装于旋转刀片正上方,传送带从金属压片和旋转刀片之间穿过。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辊轴位置低于所述第二辊轴位置,紧挨第一辊轴位置设外壳。
进一步优选,所述主转动圆盘上设有15组螺杆,螺杆上车满螺纹。
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刀片上设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皮带自下往上旋转,能保证每个螺蛳都进孔完成切尾。
2、切割的时候通过金属压片压住螺蛳,防止螺蛳跳出传送带小孔,确保切尾的顺利。
3、旋转刀片设置加强筋,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4、主转动圆盘的螺杆上车满螺纹,增大摩擦,能带动传送带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的旋转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的主转动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蛳自动剪尾装置的金属压片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7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内脏去除及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大型剥虾壳分离机的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