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密封件和烹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328.2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7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典国;何柏锋;周忠宝;杨保民;周亚;刘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密封件 烹饪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密封件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饭煲可自动淘米,并进行烹饪,在具有自动洗米的智能电饭煲中,通常采用在锅体上方的上盖中洗米,洗米盒需要实现盒内洗米及洗米完成后的排米,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密封件是运动部件,在打开时,容易出现表面残留米的情况,在用户未及时清理时,容易腐烂变质,在用户下次烹饪时会将上次烹饪时残留的米混入到新米中,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移动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移动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固设于密封件本体一端的固定杆,密封件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沿径向设于密封件本体靠近固定杆的第一表面,每个凹槽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密封件本体的外壁,其中,第一表面在密封件本体的轴向横截面上朝向固定杆的自由端凸起。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本体包括至少一个凹槽,沿径向设于密封件本体靠近固定杆的第一表面,每个凹槽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密封件本体的外壁,在密封件本体随着固定杆上下移动时,洗米盒打开,洗米盒内的食物开始流入内锅内,被清洁过的食物表面潮湿,通过凹槽使食物表面的液体和移动密封件表面的液体泄出,使食物表面无法形成包裹状的表面张力,同时第一表面在密封件本体的轴向横截面上朝向固定杆的自由端凸起,即第一表面在轴向横截面上呈向外凸出的弧线,从而使得食物与密封件本体的接触形成线接触,无法形成水膜,使得食物可以靠重力克服表面张力,从密封件本体第一表面滚入内锅,降低了食物残留在密封件本体上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凹槽的横截面呈U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凹槽的横截面呈U型,凹槽的开口端为第一表面,从而液体更易泄出,具体地,液体一部分直接落入凹槽的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底壁上,另一部分可沿U型的两侧壁流入凹槽,再通过底壁泄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的槽宽小于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凹槽的槽宽小于5mm,对于特定的烹饪设备来说,尤其是用户在需要烹饪设备对食材进行烹饪时,由于不同的食材的宽度均不同,而在所有烹饪物料中,对大米进行烹饪的次数远远超过其余物料,同时由于不同品种大米的粒度不同,但平均粒度大于5mm,因此将凹槽的槽宽设计为小于大米的粒度,降低了烹饪物料,尤其是大米在洗米过后向锅体导入时卡在凹槽中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每个凹槽在第一表面绕固定杆呈圆周阵列。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凹槽绕固定杆以圆周阵列在第一表面上,能够使得密封件本体第一表面上附着的液体可沿最近的凹槽流出,使得液体依靠重力即可克服表面张力的泄出更为均匀,降低了液体的残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凹槽在第一表面外缘处形成开口,相邻的两个开口的距离小于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凹槽在第一表面外缘处形成开口,物料在被清洗后通过凹槽在第一表面外缘处形成的开口可顺畅地流入排入锅内,此外对于特定的烹饪设备来说,尤其是用户在需要烹饪设备对食材进行烹饪时,由于不同的食材的宽度均不同,而在所有烹饪物料中,对大米进行烹饪的次数远远超过其余物料,同时由于不同品种大米的粒度不同,但平均粒度大于5mm,通过相邻的两个开口的距离小于大米的粒度,降低了大米附着在两凹槽之间的位置形成包裹状表面张力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大米残留在密封件本体第一表面上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杆与密封件本体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杆与密封件本体一体成型,无需安装,在生产时减少了零部件的额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件本体包括:安装孔,设于第一表面的轴心处,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
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件本体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使得固定杆可通过安装孔与密封件本体进行配合定位安装,更便于维修以及对密封件本体定期拆卸清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杆与密封件本体配合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固定杆与密封件本体螺纹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杆与密封件本体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固定杆定期拆卸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的血液种属鉴别系统
- 下一篇:防弹性胶条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