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配送无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7698.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恒;王贺升;高俊;卢玮;杨炯楠;陈思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唯品会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B60R11/02;B60R11/04;B62D3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无人车 智能配送 右侧部 左侧部 快递 车身后部 车身前部 传感装置 货柜箱 周围环境变化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储物空间 人力成本 整体提升 智能水平 收件 车轮 探测 | ||
1.一种智能配送无人车,包括车身和安装在车身底部的车轮,所述车身包括车身前部(40),车身左侧部(50),车身右侧部(60),车身后部(70),及车身顶部(8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40),和/或车身左侧部(50),和/或车身右侧部(60),和/或车身后部(70)安装有用于探测车身周围环境的传感装置;
所述车身左侧部(50),和/或车身右侧部(60)安装有第一货柜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车身前部(40)的传感装置包括:
三维激光传感器(11),和/或双目相机(12),和/或第一单目相机(13),
和/或第一毫米波雷达(14),和/或二维激光仪(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车身左侧部(50),和/或车身右侧部(60)的传感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第一货柜箱(3)上端的第二单目相机(16);
安装在所述第一货柜箱(3)前端的第三单目相机(17);
安装在所述第一货柜箱(3)下端左侧和/或右侧的第一超声波雷达(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车身后部(70)的传感装置包括:
第四单目相机(19)和设置在第四单目相机(19)底部左侧和/或右侧的第二超声波雷达(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40)通过第一过渡部(100)与车身左侧部(50)连接;
所述车身前部(40)通过第二过渡部(200)与车身右侧部(60)连接;
所述车身后部(70)通过第三过渡部(300)与车身左侧部(50)连接;
所述车身后部(70)通过第四过渡部(400)与车身右侧部(60)连接;
所述第一过渡部(100)、和/或第二过渡部(200)、和/或第三过渡部(300)、和/或第四过渡部(400)上安装有第二毫米波雷达(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40)上还安装有触控屏幕(21),和/或第一显示屏(10);
所述车身后部(70)上还安装有第二显示屏(22)。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货柜箱(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31);所述第一隔板(31)将第一货柜箱(3)分隔成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大于所述第二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内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分隔组件;
所述第一分隔组件包括四块第一区隔板(311),所述第一区隔板(311)可分离连接呈“十”字形;
所述第二区内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分隔组件;
所述第二分隔组件包括四块第二区隔板(312),所述第二区隔板(312)可分离连接呈“十”字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顶部(80)还安装有第二货柜箱(4);
所述第二货柜箱(4)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41);所述第二隔板(41)将第二货柜箱(4)分隔成第三区和第四区;
所述第三区固定安装有第三区隔板(410);
所述第四区固定安装有第四区隔板(4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配送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部(40)还安装有急停按钮(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唯品会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广州唯品会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76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