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静电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62287.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辰达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48;H01L33/5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二极管,使用过程中,因为有静电的存在,经常有灰尘进入,使得损坏二极管的正常使用。为了防止发光二极管带有过多的静电,现有技术是通过在封装树脂中掺入抗静电剂的方法解决,一方面,这种方法的制造过程条件较为苛刻,工艺略复杂;另一方面,影响二极管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发光二极管,可以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静电发光二极管,包括空心外壳、电极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发光芯片,电极设置在发光芯片的两端部,两个电极贯穿外壳的底部,外壳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芯片的底座,发光芯片的上部设置有封装树脂,发光芯片与封装树脂之间设置一圆柱形载体,载体与外壳卡接,载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嵌入抗静电金属条。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载体为环氧树脂。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螺旋槽为两条,且形成交错的双螺旋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的螺旋槽的槽宽与载体的截面周长比为1:8。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由于载体上开设有两条交错的双螺旋结构槽,并且嵌入了抗静电条,在保证了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很好地防止静电的产生,从而大量减少了灰尘的进入,延长了二极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壳,2为电极,3为发光芯片,4为底座,5为封装树脂,6为载体,7为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抗静电发光二极管,包括空心外壳1、电极2和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发光芯片3,电极2设置在发光芯片3的两端部,两个电极2贯穿外壳1的底部,外壳1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芯片3的底座4,发光芯片3的上部设置有封装树脂5,发光芯片3与封装树脂5之间设置一圆柱形载体6,载体6与外壳1卡接,载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螺旋槽7,螺旋槽7内嵌入抗静电金属条。载体6为环氧树脂。螺旋槽7为两条,且形成交错的双螺旋结构。螺旋槽7的槽宽与载体6的截面周长比为1:8。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由于载体上开设有两条交错的双螺旋结构槽,并且嵌入了抗静电条,在保证了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性能的同时,很好地防止静电的产生,从而大量减少了灰尘的进入,延长了二极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辰达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辰达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62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显色指数的高显COB光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静电高效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