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组件及具有该触控组件的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58544.3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1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卞亚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H01R13/2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352 | 代理人: | 李佳铭,沈汶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具有 智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组件及具有该触控组件的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越发地在用户群中流行,为这类设备带来其他操作和功能的配件也流行起来。例如,在大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完成人机对话操作时,需要使用电容笔。为方便携带和保持电容笔的续航能力,电容笔需要随身携带和充电。现有的设备的侧面设有放置电容笔的空间,电容笔插入后通过设备的电源为其充电。电容笔充电结构采用侧向固定充电针脚,并连接电容笔充电器金属的方式来进行充电,由于电容笔插入后将与设于侧边的充电针脚接触摩擦,对电容笔的笔身造成刮擦。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各类产品的新型触控组件,如电容笔的结构,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问题,既可解决电容笔充电不良的问题,又可进行标准化生产,节约结构空间,增强用户的体验感,促进产品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组件及具有该触控组件的智能终端,充电部分不会对电容笔的外观造成刮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组件,包括触控笔,及与所述触控笔电连接以向所述触控笔提供电能的充电部,其中,所述触控笔包括:电源,内置于所述触控笔;充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及充电部电连接,所述充电部包括:电能模块,存储有所述电能;基座,内置有一收容空间;导电单元,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一端与所述电能模块连接,另一端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且所述充电电路部分外露于所述触控笔的一触控端处;当所述触控端插入至所述收容空间内时,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充电电路接触,以形成自所述电能模块至所述电源的通路。
优选地,外露于所述触控端的所述充电电路部分为设于所述触控端两侧的一对金属单元;所述导电单元包括两条弹片,分别设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中轴线两侧,且所述两条弹片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所述一对金属单元间的距离,使所述弹片与所述金属单元于一接触点接触。
优选地,所述金属单元的外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弹片于所述接触点处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所述凹槽延伸,以卡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触控组件还包括:固定单元,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触控笔的侧边设有对应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固定单元配合安装。
优选地,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固定槽,设于所述触控笔的侧边;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边;卡接元件,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枢轴连接,另一端向所述固定槽延伸,以卡入所述固定槽。
优选地,所述卡接元件包括:卡接本体,其固定端与所述固定座枢轴连接;卡勾,自所述卡接本体的自由端向所述固定槽垂直延伸。
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钢片,用于形成所述基座的外轮廓;塑胶支架,设于所述钢片内,并包覆所述导电单元,以将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钢片电气隔离。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上述触控组件,其中所述充电部固定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侧部,并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触控组件固定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壳体一侧,并与所述壳体一体化成型。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容笔充电时,集成为一紧凑的充电结构,节约产品结构空间;
2、避免弹片与电容笔相互剐蹭,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3、触控组件可作为标准件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便于产品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触控组件的透视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触控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触控组件;
110-触控笔、111-触控端、112-金属单元、113-凹槽、114-固定槽;
120-充电部、121-基座、122-弹片、123-突出部、124-钢片、125-塑胶支架、126-固定座、127-卡接本体、128-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58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