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3023.5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伟;何启;孙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钕铁硼 生坯 烧结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钕铁硼领域,更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自1983年发明以来,以其优异的性能、合理的价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子产品轻量化、智能化的的背景下,烧结钕铁硼应用更加广泛。
在钕铁硼生坯烧结过程中,料舟是码放生坯的重要设备。料舟材质常见的有铁质和石墨,铁质料舟制作简单,但尺寸稳定性差,使用一段时间后料舟会变形,影响毛坯的尺寸精度。石墨料舟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和润滑性,且强度随温度提高而提高,不存在料舟变形的问题,因此石墨料舟取代铁质料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料舟的结构是上部开口的方形盒子,这种料舟存在的问题:料舟快码放满时,由于料舟空间狭小,最后码放的生坯经常与料舟内壁磕碰,造成生坯掉角,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为避免生坯磕碰掉角,通常的做法是:料舟空间狭小时,减少料舟内码放的生坯数量,这样会造成烧结炉装炉量的降低,对于大块生坯,装炉量下降更为明显。
为了解决因料舟空间狭小导致的生坯磕碰掉角与装炉量下降的矛盾,实现装炉量不变和避免毛坯磕碰掉角的双重效果。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其能够解决因料舟空间狭小导致的生坯磕碰掉角与装炉量下降的矛盾,实现装炉量不变和避免毛坯磕碰掉角的双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其能够方便、快捷的解决装炉量减少和毛坯磕碰掉角的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包括:
料舟本体,其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侧壁围成半包围结构,所述侧壁沿竖直方向的边缘均开设一凹槽;
活动侧板,其可滑动连接所述侧壁,所述活动侧板沿竖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卡入所述凹槽;
料舟盖,其活动安装与所述料舟本体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料舟本体凹槽的深度为2-4mm,宽度为2-5mm。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侧板凸台凸起高度为2-4mm,凸台宽度为2-5mm。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侧板的凸台高度小于所述料舟本体的凹槽深度,所述活动侧板的凸台宽度小于所述料舟本体的凹槽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侧板的高度与所述料舟本体的深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料舟盖底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大小与料舟本体内壁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料舟本体、活动侧板和料舟盖均为石墨材质。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具有活动侧板的料舟,当料舟快码满时,操作工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码料,码料完成后,插上活动侧板,盖上料舟盖即可,这样避免了生坯的磕碰掉角,同时也不会降低装炉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俯视图(不含料舟盖);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活动侧板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活动侧板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钕铁硼生坯烧结的新型料舟,包括:
料舟本体1,其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侧壁围成半包围结构,所述侧壁沿竖直方向的边缘均开设一凹槽;
活动侧板2,其可滑动连接所述侧壁,所述活动侧板沿竖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卡入所述凹槽;
料舟盖3,其活动安装与所述料舟本体1上方。
在上述方案中,采用本料舟时,拿出活动侧板2和料舟盖3,操作工人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进行码料,码料完成后,插上活动侧板2,盖上料舟盖3即可,这样避免了生坯的磕碰掉角,同时也不会降低装炉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料舟本体1凹槽的深度为2-4mm,宽度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3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粉末冶金烧结装置
- 下一篇:土壤含水率的快速测定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