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合并流道的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5844.6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新;明其敏;盛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58 | 分类号: | H01M8/0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合并 燃料电池 | ||
一种具有合并流道的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燃料电池的燃料或氧化剂流道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包括:燃气入口、双极板、流道、燃气排废口;其特征是:将燃料电池中的双极板至少分为A、B两组,将A组流道的始端与燃气入口连通,将B组流道的末端与燃气排废口连通,将A组流道的末端与B组流道的始端连通;且 A组双极板的数量大于B组双极板的数量;采用本技术方案后,燃气首先流过A组的流道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当燃气到达A组流道的末端时,虽然流量已大幅度减少,但由于B组的流道已经减少,因此进入B组流道的燃气流速并未降低,可显著提高对流道内水分的吹扫能力,改善燃料电池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燃料电池的燃料或氧化剂的流道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的燃料电池流道结构示意图,包括燃气入口100、双极板101、流道102、燃气排废口200;燃气在通过流道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气体的流量在逐渐减少,在燃气入口100处的流速最大,在燃气排废口200处的流速最低,对流道102中生成的水分的冲击力量大幅度下降;通常需要在燃气排废口200处,采用脉冲阀间断排出剩余气体,称为脉冲吹扫;结果造成总的气流是断续的,多数时间内燃气排废口200附近的气体流速远远小于燃气入口100处,容易造成燃气排废口200附近的水分、不纯气体的富集,使局部性能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燃料浓度过低,形成局部损坏;另外,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的燃气入口100、燃气排废口200一般是设置在燃料电池的两侧,由于这些接口是要连接管路的,因此这种结构也不利于结构的紧凑;本文所称燃气包括氧化剂和燃料,本文图中双点划线及箭头代表流体在流道内的的流动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点的技术方案,不必在燃料电池的燃气排废口设置脉冲阀,使流道内的气流连续,同时,将燃料电池的燃气入口、燃气排废口设置在燃料电池的同一侧,使燃料电池结构紧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包括:燃气入口、双极板、流道、燃气排废口;其特征是:将燃料电池中的双极板至少分为A、B两组,将A组流道的始端与燃气入口连通,将B组流道的末端与燃气排废口连通,将A组流道的末端与B组流道的始端连通;且 A组双极板的数量大于B组双极板的数量。
进一步,将燃气入口、燃气排废口设置在燃料电池的同一侧。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燃气首先流过A组的流道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当燃气到达A组流道的末端时,虽然流量已大幅度减少,但由于B组的流道已经减少,因此进入B组流道的燃气流速并未降低,可显著提高对流道内水分的吹扫能力,改善燃料电池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燃料电池示意图;
图中:
燃气入口100,燃气排废口200,A组双极板101,A组流道102,B组双极板201,B组流道202,转换通道30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燃料电池包括:燃气入口100、A组双极板101、A组流道102、燃气排废口200、B组双极板201、B组流道202;将A组的流道102的始端与燃气入口100连通,将B组的流道202末端与燃气排废口200连通,转换通道300将A组的流道102的末端与B组的流道202的始端连通; A组双极板的数量是B组双极板的数量2~5倍。
进一步,将燃气入口100、燃气排废口200设置在燃料电池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5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封闭式掘进机溜槽
- 下一篇:一种茶叶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