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15106.1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燕;黄佳鑫;林福清;林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家园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支撑杆 竖直连接杆 高架桥 本实用新型 市政道路 水平横杆 支撑立架 立架 桥墩 焊接 直角三角形结构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填充 固定装置 抗冲击力 水流冲击 歪斜 便利性 抗冲击 牢固性 小水流 下陷 顶面 竖板 浇筑 冲击力 平行 施工 | ||
1.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其结构包括高架桥上路面(1)、弧形支撑杆(2)、竖直连接杆(3)、水平横杆(4)、桥墩(5);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高架桥上路面(1)通过两根以上的弧形支撑杆(2)与桥墩(5)固定在一起,前后平行的两根弧形支撑杆(2)之间采用水平横杆(4)焊接,所述的竖直连接杆(3)一端嵌于高架桥上路面(1)里,所述的所述的竖直连接杆(3)另一端与弧形支撑杆(2)顶面焊接;
所述的桥墩(5)由外壳体(51)、吊架(52)、内部支撑机构(53)、下陷固定装置(54);所述的外壳体(51)的前侧面设有吊架(52),所述的内部支撑机构(53)与位于其底面的下陷固定装置(54)通过钢丝绳缠绕在一起,所述的内部支撑机构(53)设于外壳体(51)内部;
所述的内部支撑机构(53)设有抗冲击竖板(531)、混凝土填充装置(532)、板连接块(533)、第一支撑立架(534)、架连接杆(535)、第二撑立架(536);
所述的抗冲击竖板(531)顶端设有混凝土填充装置(532),所述的混凝土填充装置(532)上表面设有板连接块(533),所述的第一支撑立架(534)通过两跟架连接杆(535)与第二撑立架(536)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支撑立架(534)和第二撑立架(536)互相平行且二者的左端与抗冲击竖板(531)的底部水平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混凝土填充装置(532)由混凝土填充腔(5321)、第一遮挡板(5322)、混凝土通孔(5323)、第二遮挡板(5324);
所述的第一遮挡板(5322)和第二遮挡板(5324)的底端与抗冲击竖板(531)焊接,且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的密闭空间即混凝土填充腔(5321),所述的第二遮挡板(5324)固定设有两个以上的矩形混凝土通孔(5323);
所述的第一支撑立架(534)、第二撑立架(536)都设有方形转接块(5361)、斜向支撑杆(5362)、竖直支撑杆(5363)、连接块(5364)、矩形引接块(5365)、横梁(5366)、垂直腹板(5367)、固定连接块(5368)、下插桩(5369)、压板(53610)、承压底梁(53611)、方形固定件(53612);
所述的竖直支撑杆(5363)与矩形引接块(5365)垂直连接,所述的矩形引接块(5365)右侧与横梁(536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横梁(5366)的另一端通过垂直焊接在它右端面的垂直腹板(5367)与斜向支撑杆(5362)机械连接,所述的方形转接块(5361)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5362)和竖直支撑杆(5363),所述的垂直腹板(5367)通过固定连接块(5368)和下插桩(5369)垂直固定在承压底梁(53611)顶面,所述的承压底梁(53611)底面则焊接有两个以上的方形固定件(53612),所述的压板(53610)紧贴于下插桩(5369)右端面,所述的承压底梁(53611)水平焊接于抗冲击竖板(531)右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支撑杆(5362)、竖直支撑杆(5363)、横梁(5366)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向支撑杆(5362)、竖直支撑杆(5363)都是由第一支撑钢筋(53641)、第二支撑钢筋(53642)、材料填充腔(53643)、连接板(5364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53644)左右两端焊接有第一支撑钢筋(53641)、第二支撑钢筋(53642)且三者所形成的U型空间为材料填充腔(53643),所述的第一支撑钢筋(53641)、第二支撑钢筋(53642)顶部采用连接块(536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架桥上路面(1)由左侧栏块(101)、中间水泥路层(102)、右侧栏块(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架桥下临河市政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水泥路层(102)前后两侧固定设有左侧栏块(101)和右侧栏块(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家园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家园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151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