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20V高铁动车后备锂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2372.0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肖和柏;肖旭明;袁素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友宏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王少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20 动车 后备 锂电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效率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220V高铁动车后备锂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节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动汽车的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尤其是与之息息相关的锂电池相关技术,锂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纽扣大小的微型电池,大到体积很大的大型设备锂电池系统,由于应用广泛,所以需要不断的技术改进,用于提高电池性能,提高整体电池组性能一致化,目前锂电池系统存在的问题有输出效率低,性能不稳定,安全可靠度低等,严重制约着产品的更好的推广。
基于上述问题,为了顺应国家“节能减排”使得高铁使用环境改善做到“绿色环保”的号召,怎样通过技术完善,实现锂电池在铁道机车上使用,彻底解决铅酸电池工作中产生酸雾问题,以及由于镍镉电池本身含有剧毒物质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经常考虑的问题,也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出效率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220V高铁动车后备锂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220V高铁动车后备锂电池系统,包括主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内部的锂电池组、主控制器、三个锂电池管理单元以及用于进行运行状况监控的数据监控单元;所述锂电池管理单元以及数据监控单元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R485总线电性连接;所述主箱体外部设置有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的触摸显示屏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在所述主箱体上部还设置有用于进行报警提示的报警器;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锂电池组发热状况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且在主箱体内部靠近锂电池组部位设置用于对锂电池组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主箱体两侧边部位开设有散热窗口;所述报警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散热风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箱体正面下侧还设置有检修门;且主箱体一侧下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输电总线和供电总线的走线孔。
优选地,所述检修门设置于触摸显示屏下部;若干个控制按钮设置于检修门右侧部位;所述主箱体下部设置有便于对设备进行移动的滚轮。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内部还设置有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系统放电状况进行修复处理的自放电率修正单元。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散热风扇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散热窗口设置,锂电池组设置于两散热风扇中间。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下部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可以提升主箱体高度的高度调节座;各滚轮靠近对应的高度调节座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与外界移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发送与接收单元。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上部还设置有若干个运行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控制按钮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220V高铁动车后备锂电池系统通过同时在主箱体11内部设置的锂电池组、主控制器、三个锂电池管理单元以及用于进行运行状况监控的数据监控单元,结合设置于主箱体11外部的触摸显示屏114、控制按钮112以及报警器,使得该锂电池系统可以达到很好的使用安全性能,且通过技术完善,初步实现了锂电池在铁道机车上使用,彻底解决铅酸电池工作中产生酸雾的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结合锂电池性能特征,实现高铁蓄电池的免维护,提高高铁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220V高铁动车后备锂电池系统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友宏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友宏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2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