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工件夹持装置及夹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2417.7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诚;王珏;刘荣;谭辉;刘丰林;郭鹏辉;陈海;张磊;杨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0部队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工件 夹持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具体涉及大型工件夹持装置及夹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制造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相应的加工制造、检测、实验等设备性能越来越强大,但与之配套的工件或零部件的装夹工艺未能取得相适应的进步,伴随各类大型工程的实施,大型零部件和部件整体的加工、检测、移动、固定等装夹需求日益突出,现有的工件装夹方式很难完全满足要求。譬如在整个大型圆柱体工件装夹、固定、移动、吊装、整体旋转等要求时,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操作不便,灵活性差,缺乏安全型,精度差,成本高,效率低;对于一些工件表面存在局部凸起的地方的夹持方式可能会对工件表面造成损伤,或是存在夹持力度不均、夹持面与工件表面出现相对位移的情况;为了解决诸如此类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均匀夹持的适于体积、重量较大圆柱体工件使用的夹持装置以及能灵活使用的大型工件夹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大型工件夹持装置,包含圆环状夹具本体,在夹具本体的内圈设有安装槽,以安装若干组可拆卸的夹持单元;夹具本体在其圆环的外圈一侧或还设有用于与外部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所述夹持单元包含夹持执行装置与夹持驱动装置,夹持驱动装置与夹持执行装置相连,用于驱动夹持执行装置在夹具本体圆环的轴向和/或径向运动;各夹持执行装置沿夹具本体的内圈呈圆周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本体在其圆环的外圈一侧设有用于与外部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齿。
本实用新型还提除了一种大型工件夹持系统,包含上述大型工件夹持装置,还包含承载平台,在承载平台平行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有与夹具本体的外缘匹配的滚动承托槽。
进一步的,在承载平台上设有导轨齿条,相应的,在支撑底座上设有手轮及传动部;手轮的输出与传动部相连,传动部的输出为与齿条匹配的导动齿轮,以通过手轮驱动传动部沿导轨齿条移动支撑底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夹持单元的设计,各夹持单元能够独立驱动对应的夹持执行装置;在设定恒定输出功率或恒定输出力后,各夹持驱动装置对工件的主动夹持力度均衡,从而 在整体上能够实现更大的夹持力度,避免对工件表面的局部损伤;且对于非圆的工件柱体结构或工件截面圆心未处于夹具本体轴心位置时,各夹持驱动装置在恒定力输出的情况下将驱动夹持执行装置至工件表面,并以对应力量相抵,即使在旋转过程中,夹持驱动装置由下部旋转至上部也能自适应调整夹持,从而实现浮动夹持,并保持工件和夹持点不发生相对位移;当在整个圆周上分布的夹持单元数量较多时,可增加工件夹紧时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小单个夹持点的夹持力以及所需的空间体积和重量,另外,拆卸个别的夹持单元也不会对夹持装置对工件的夹持状态产生影响,对圆柱体工件表面出现与夹持面干涉的形状结构时可方便灵活的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⑴、实现浮动夹持,在夹持工件时无须反复调整工件的中心位置,也不需要额外的工件辅助支承结构或系统,提高夹持效率;
⑵、实现均衡夹持,夹持工件更稳定;
⑶、可量化控制被夹持工件表面夹紧点的临界压强;
⑷、有效避免工件被夹持区域局部凸起对夹持系统的干涉;
⑸、提高工件夹持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⑹、适于多种不同直径近圆柱体工件的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工件夹持装置的正视图局部。
图3为实施例中单个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单个夹持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夹持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中工件夹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中支撑底座正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底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0部队,未经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96630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2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裁管机夹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