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螺旋桨保护罩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238.8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胡万;梁德裕;杨柳新;聂勇;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20 | 分类号: | B64C2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护罩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带螺旋桨保护罩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在螺旋桨外周并没有任何保护结构(参见图1、图2),无人机的螺旋桨在高速转动过程中,螺旋桨的外周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螺旋桨保护罩的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螺旋桨保护罩的无人机,包括带螺旋桨的无人机、套设于螺旋桨外周的保护罩以及驱动保护罩升降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无人机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螺旋桨周围增加保护罩,避免螺旋桨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2.保护罩通过驱动组件实现上下升降,避免保护罩对螺旋桨的影响。
3.处理器以及测距装置,可以控制保护罩的升降,实现在周围有人时保护罩罩住螺旋桨,在无人机周围没有人员的时候,保护罩脱离螺旋桨周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无人机螺旋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图2基础上增加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在图3基础上,保护罩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无人机、2-保护罩、21-上刚性环、22-下刚性环、23-连接网、3-螺旋桨、4-导向杆、5-导向套筒5、6-驱动电机、7-电机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带螺旋桨保护罩的无人机,包括带螺旋桨3的无人机1、套设于螺旋桨3外周的保护罩2以及驱动保护罩2升降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无人机1固定。保护罩2通过驱动组件实现升降,当保护罩2移动到螺旋桨3外周时,可避免螺旋桨3侧边划伤使用者,当保护罩2远离螺旋桨3外周时,避免保护罩2对螺旋桨3的造成影响。
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4和滑移套设于导向杆4上的导向套筒5,导向杆4固定于无人机上,导向套筒5固设于保护罩2外周。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和电机套管7,电机套管7固设于保护罩2外周,驱动电机6固定于无人机上,电机套管7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保护罩2包括上刚性环21、下刚性环22以及连接于上刚性环21和下刚性环22之间的连接网23。连接网23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小保护罩2对螺旋桨3的影响。
所述保护罩2的高度为螺旋桨3高度的1.5倍~2倍。
所述保护罩2内壁面距螺旋桨3外边缘的距离不大于0.5cm。
所述连接网的网眼面积不大于0.5平方厘米。
以上参数确保螺旋桨3高速转动时,使用者不会接触到螺旋桨。
它还包括处理器以及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量水平距离的测距装置以及测量垂直高度的测距装置,测距装置与驱动电机6通过处理器连接。所述测距装置为红外测距装置。
通过测距装置,检测无人机与使用者或人员的距离,一旦距离低于一定数值,则处理器向驱动电机6提供信号,使驱动电机6驱动保护罩2移动至螺旋桨3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神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转换接口和光信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垂直起降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