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援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6064.8 | 申请日: | 201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6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狄海林;赵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菲特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8;B25J19/0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援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救援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密集的厂房、仓库成为消防监控重点,但由于人为疏忽或意外的发生,仍频频引发火灾,由于工厂易燃物品多且较为集中、化学性质复杂,消防人员难以进入着火点寻找被困人员。
现有技术中用于消防的机器人,但普遍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救援机器人,体积小,结构简单、通过性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寻找被困人员;照明灯、火焰传感器和摄像头配合使用提高了本救援机器人的性能;PLC控制器通过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障碍物,防止本救援机器人碰撞障碍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援机器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前侧的安装孔中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内环和第一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下端延伸至底板的下方并与转向轮的支架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上端和双轴步进电机下端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双轴步进电机通过门字形支撑架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双轴步进电机下端的输出轴贯穿门字形支撑架并与支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支板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有摄像头、照明灯和火焰传感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容纳箱、蓄电池和控制箱,容纳箱位于蓄电池和控制箱的前侧,控制箱的内部底面从前到后依次PLC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器。
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后侧通过安装支架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第二转轴左右两端安装有驱动轮,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蓄电池、摄像头和火焰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双轴步进电机和照明灯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双向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第二转轴,伺服电机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后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同步轮的左侧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后侧,第二转轴的侧面设有齿轮,齿轮和同步轮之间设有同步带,第二转轴的左右两端安装有驱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前侧面左右端对称固定有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和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板前侧面上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扬声器,扬声器的输入端和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的外侧面固定有隔热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救援机器人,体积小,结构简单、通过性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寻找被困人员;照明灯、火焰传感器和摄像头配合使用提高了本救援机器人的性能;PLC控制器通过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检测障碍物,防止本救援机器人碰撞障碍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纳箱、2双轴步进电机、3底板、4 PLC控制器、5超声波距离传感器、6第一转轴、7转向轮、8无线通信模块、9驱动装置、91第二转轴、92同步轮、93同步带、94伺服电机、10蓄电池、11摄像头、12照明灯、13火焰传感器、14支板、15扬声器、16存储器、17门字形支撑架、18轴承、19驱动轮、20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菲特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菲特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6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反向接线保护功能的接地装置
- 下一篇:分体快捷免工具模块尾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