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综合管廊浇筑用外侧模防倾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6446.2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山;谷昌满;孟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综合 浇筑 外侧 模防倾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领域,具体的是城市综合管廊浇筑用外侧模防倾翻装置。
背景技术
管廊作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即共同沟、共同管道,即建于城市地下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现统一规划。
在利用台车进行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时,外侧模设置成大面积整体模板。大面积整体模板移动难度大。而综合管廊的部分地段吊车无法靠近,故传统的吊车也无法满足大面积整体模板的移动需求。采用外力牵引外侧模沿轨道移动能克服传统吊车吊运存在的弊端,满足大面积整体模板的移动需求。但是,由于外侧模高度等尺寸均比较大,在外力牵引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倾翻,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浇筑用外侧模防倾翻装置,能有效防止外侧模倾翻,提高外侧模移动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城市综合管廊浇筑用外侧模防倾翻装置,城市综合管廊沿其环向包括底部的底板、顶部顶板和两侧边墙;包括轨道、连接梁和防外侧模外倾翻限位结构;所述轨道位于顶板上方并安装于顶板;所述连接梁位于轨道上方,其一端为与对应的外侧模顶端相连接的安装端,另一端为向外侧模的内侧延伸的悬挑端;在悬挑端安装有第一挂件,在轨道上设置有与第一挂件适配的第一挂接部,由所述第一挂件与第一挂接部构成防外侧模外翻限位结构;沿轨道延伸方向,第一挂件与轨道活动配合。
进一步的,包括第二挂件,在轨道上设置有与第二挂件适配的第二挂接部,由所述第二挂件与第二挂接部构成防外侧模外翻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件为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接部为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于轨道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内侧;所述第二挂件为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接部为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于轨道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为一个整体挂件,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包围构成下部开口的与轨道适配的门型洞。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连接梁的悬挑端,并位于轨道上方与轨道滚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连接梁的悬挑端与滚轮之间设置有顶部钢支腿,所述滚轮通过顶部钢支腿安装于连接梁的悬挑端。
进一步的,一支顶部钢支腿配置两件整体挂件,两件整体挂件位于轨道的延伸方向上,且所述滚轮位于两件整体挂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挂件固定连接于顶部钢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包括钢滑道和钢支轨;所述钢支轨通过角钢支座与预埋于顶板的预埋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钢滑道位于钢支轨上方并与钢支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滑道的断面呈倒V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城市综合管廊浇筑用外侧模防倾翻装置,通过安装于顶板的轨道与安装于外侧模顶端的第一挂件配合,从而拉住外侧模顶端,避免外侧模向外倾翻,提高了外侧模移动的安全性。通过第一挂件与轨道活动配合,从而保证了外侧模沿轨道延伸方向移动,对外侧模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图中,顶板100、轨道1、钢滑道11、钢支轨12、第一凹槽110、第二凹槽111、连接梁2、安装端21、悬挑端22、第一挂钩31、第二挂钩32、角钢支座4、预埋件5、顶部钢支腿6、滚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城市综合管廊浇筑用外侧模防倾翻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城市综合管廊沿其环向包括底部的底板、顶部顶板100和两侧边墙;包括轨道1、连接梁2和防外侧模外倾翻限位结构;所述轨道1位于顶板100上方并安装于顶板100;所述连接梁2位于轨道1上方,其一端为与对应的外侧模顶端相连接的安装端21,另一端为向外侧模的内侧延伸的悬挑端22;在悬挑端22安装有第一挂件,在轨道1上设置有与第一挂件适配的第一挂接部,由所述第一挂件与第一挂接部构成防外侧模外翻限位结构3;沿轨道1延伸方向,第一挂件与轨道1活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6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