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6059.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7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涂义;骆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m 模组 侧边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M模组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因为背光顶部以及两侧部容易聚光,背光模组中的反射膜将顶部以及两侧部的聚光反射,背光模组与LCD一起装配后整个LCM模组顶部以及两侧部容易产生亮线,造成显示屏点亮后显示有瑕疵。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LCM模组顶部以及两侧部产生亮线的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用于将LCM模组中的导光板泄露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所述反射膜顶部开设有用于防止LCM模组顶部聚光产生亮线的第一凹槽;所述反射膜左侧开设有用于防止LCM模组左侧聚光产生亮线的第二凹槽;所述反射膜右侧开设有用于防止LCM模组右侧聚光产生亮线的第三凹槽;所述反射膜顶部开槽长度延伸至反射膜左右两侧,所述反射膜左上角形成用于固定反射膜左侧的第一挂角,所述反射膜右上角形成用于固定反射膜右侧的第二挂角;所述反射膜左下角内凹形成用于防呆的第一凹角,所述反射膜右下角内凹形成用于防呆的第二凹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中,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开槽深度都为0.1mm~0.3mm。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开槽深度为0.3mm。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中,所述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的开槽深度为0.23mm。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中,所述第一凹角上部留设有用于固定反射膜左侧的第三挂角,所述第二凹角上部留设有用于固定反射膜右侧的第四挂角。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反射膜的底部以及两侧部开槽设置,使反射膜顶部以及两侧部不能发生反射,使LCM模组顶部以及两侧部不会出现亮线,提高产品的良品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CM模组防侧边亮线的反射膜,用于将LCM模组中的导光板泄露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所述反射膜顶部开设有用于防止LCM模组顶部聚光产生亮线的第一凹槽1;所述反射膜左侧开设有用于防止LCM模组左侧聚光产生亮线的第二凹槽3;所述反射膜右侧开设有用于防止LCM模组右侧聚光产生亮线的第三凹槽8;所述反射膜顶部开槽长度延伸至反射膜左右两侧,所述反射膜左上角形成用于固定反射膜左侧的第一挂角2,所述反射膜右上角形成用于固定反射膜右侧的第二挂角9;所述反射膜左下角内凹形成用于防呆的第一凹角5,所述反射膜右下角内凹形成用于防呆的第二凹角6。
如图1,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泄露的光线经反射膜的反射面101反射重新进入导光板。反射膜顶部开设第一凹槽1,第一凹槽1处上方导光板泄露的光线不会被反射膜反射回导光板,即LCM模组顶部不会聚光产生亮线。反射膜左侧开设第二凹槽3,第二凹槽3处上方导光板泄露的光线不会被反射膜反射回导光板,即LCM模组左侧不会聚光产生亮线。反射膜右侧开设第三凹槽8,第三凹槽8上方导光板泄露的光线不会被反射膜反射回导光板,即LCM模组右侧不会聚光产生亮线。如此,LCM模组顶部以及两侧部不会聚光产生亮线,提供产品的良品率。
第一凹槽1开槽长度延伸至反射膜左侧和右侧,即反射膜左上角形成第一挂角2,反射膜右上角形成第二挂角9。第一挂角2和第二挂角9保持原有尺寸,第一挂角2固定反射膜左侧,第二挂角9固定反射膜右侧。如此,反射膜的反射区域与LCM模组的可视区域保持固定状态,使反射膜的反射效果达到最佳。当然,第一凹槽1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不做任何限制,仅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将反射膜左下角切割使左下角内凹形成用于防呆的第一凹角5,将反射膜右下角切割使右下角内凹形成用于防呆的第二凹角6,便于反射膜组装时将反射膜与背光模组快速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使反射膜的反射效果达到最佳,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第二凹槽3以及第三凹槽8的开槽深度都为0.1mm~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同兴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6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性好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