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静电吸盘组装的光纤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5136.6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3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部 约束组件 本实用新型 静电吸盘 光纤对接装置 光纤探头 组装 静电吸盘装置 容纳 弹簧装置 光纤对接 相对设置 自动对接 可拆卸 组装板 尾纤 光纤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电吸盘组装的光纤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组装板(1)中的第一约束组件(11)以及设置在静电吸盘(2)中的第二约束组件(21),所述第一约束组件(11)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11),所述第二约束组件(21)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11),所述第一导向部(111)用于容纳尾纤(112),所述第二导向部(211)用于容纳光纤探头(212),所述第一导向部(111)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11)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静电吸盘装置以及弹簧装置,实现了光纤与光纤探头的可拆卸分离以及自动对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光纤对接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静电吸盘组装的光纤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源,再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光纤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依靠光而不是电来感受和传输信号,所以传感器电绝缘、防爆、抗电磁干扰、安全性好;2、由于光纤本身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可耐酸碱腐蚀、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使用;3、光在光纤中传输损耗低,并可以柔性弯曲,适合远距离在线检测;4、传感器探头尺寸小,易于在狭小空间实现测量。基于以上特点,光纤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微波行业、医疗、变电所或大型变压器等的温度监控。
一般的光纤传感器探头通常包括探头和尾纤,这两部分通常是不可分离的,然而,在实际光纤传感器安装过程中探头的尾纤非常容易被损坏。使用过程中探头和尾纤必须分别固定在静电吸盘的两个不同的构件上,这两个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又必须独立装配,这样的装配方式给光纤传感器的使用和安装带来非常大的麻烦。而且在使用中探头和尾纤分别处于不同的温度状态下,将探头和尾纤做成一体就要求探头和尾纤的材料都能承受传感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
目前,并没有一种用于静电吸盘组装的光纤对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静电吸盘组装的光纤对接装置,包括设置在组装板1中的第一约束组件11以及设置在静电吸盘2中的第二约束组件21,所述第一约束组件11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11,所述第二约束组件21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11,所述第一导向部111用于容纳尾纤112,所述第二导向部211用于容纳光纤探头212,所述第一导向部111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11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11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11的轴线重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约束组件11包括光纤组件准直头113,所述第一导向部111为所述光纤组件准直头113中形成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光纤组件准直头113通过光纤组件外盖114固定在所述组装板1中。
优选地,所述光纤组件准直头113的外壁沿径向方向设置有轴肩115,所述轴肩115卡接在所述光纤组件外盖114的内壁上,所述光纤组件外盖114中设置有光纤组件弹簧盖116,所述光纤组件弹簧盖1161内设置有弹性装置1161,所述弹性装置1161沿所述光纤组件准直头113的长度方向伸缩时能够与所述轴肩115抵接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约束组件21为探头固定螺丝,所述探头固定螺丝将所述光纤探头212与所述静电吸盘2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211为所述探头固定螺丝中形成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一约束组件11相对设置且尺寸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探头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静电吸盘2中,所述静电吸盘2设置有探头安装孔22,所述光纤探头212安装在所述探头安装孔2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5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延迟线复用光路结构
- 下一篇:FC光纤接头